摘要:广水,这片土地的历史悠久,其区划名称的演变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早在春秋时期,广水地区即为贰国,一个西周姬姓的诸侯国。
广水,这片土地的历史悠久,其区划名称的演变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早在春秋时期,广水地区即为贰国,一个西周姬姓的诸侯国。
秦朝时,这里成为南阳郡随县的一部分,而西汉时期,又归属江夏郡钟武县。 东汉和三国时期,广水地区分属不同的县,西晋时又划归义阳国。
南北朝时期,广水地区首次设县,名为永阳县,标志着其建县之始。 隋朝时,永阳县更名为应山县,成为应州的一部分。
唐朝时期,应山县隶属于安州,李白曾在广水寿山隐居。 宋朝时,应山县并入随州,后升格为德安府。
元朝时期,应山县仍隶属于随州。 明朝初年,应山县一度并入随县,后又恢复独立。
清朝时期,应山县继续隶属于随州,并属湖北布政司汉黄德道德安府。 19世纪末,广水火车站的建成,使得广水镇因铁路而兴起。
1913年,广水地区隶属湖北省江汉道。 1926年,废道后,广水地区直属湖北省政府。
1932年,应山县隶属于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1938年,日军侵占应山县城,县政府迁至浆溪店。
1945年,抗战胜利后,县政府迁回应山县城。 1949年,应山县属孝感专署。
1960年,应山县划归武汉市。 1961年,孝感专区恢复,应山县属孝感专区。
1988年,应山县撤销,设立县级广水市,隶属孝感。 1993年,撤销孝感地区和县级孝感市,设立地级孝感市,县级广水市由省直辖划归地级孝感市代管。
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 广水市的名称由来,一说是因为境内有广水河流经,广水河因其河床宽广而得名。
另一说是因为广水站的存在,使得广水镇成为鄂北重镇,知名度超过应山县。 1988年,应山县撤县设市时,为解决知名度问题,以广水为县级市名称,广水市应运而生。
如今,广水市作为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其独特的城市格局和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 而广水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的优势。
来源:读懂今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