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FOF大PK,谁的表现更靠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0:32 1

摘要:其中,目标风险型养老FOF是基于风险偏好的传统分类方式,基金名称中一般带有“稳健”“积极”等字眼,适合对自己的“口味”比较了解的投资者。

自从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个人养老基金正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在去年底扩容之前,养老基金主要以FOF基金的形式存在,可以分为两大类:目标风险型、目标日期型。

其中,目标风险型养老FOF是基于风险偏好的传统分类方式,基金名称中一般带有“稳健”“积极”等字眼,适合对自己的“口味”比较了解的投资者。

目标日期型养老FOF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基金名称中一般带有退休的年份。

这类养老FOF一般采取“权益仓位下滑曲线”策略,即:结合投资者的退休年龄,按一定规则,逐步下调权益资产比例。

这是因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更高,从未来长期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应该配置更多的股票类资产。

而随着年龄增长、收入降低,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逐渐下降,就需要减少股票资产的配置,增加稳健的债券类资产。

今天,我们就以目标日期型养老FOF为分析对象,看看这种采取“下滑曲线”的养老基金,在去年的震荡市场里表现如何。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的近3年内,市场上新成立了不少“养老目标2040”主题的FOF基金,主要是针对将于2040年左右退休、现在40多岁的80后。

我梳理了一番,全市场上共有20只“养老目标2040”FOF是在2024年之前成立的,以下是这些基金在2024年的完整年度业绩:

可以发现:

在2018年到2023年的6年间,每年都有“养老目标2040”FOF基金成立。可见,2040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退休年份之一。这20只“2040”FOF产品在2024年的平均业绩近4%,仅有3只为负收益,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体现出了FOF基金的资产配置优势。虽然都是“2040”,但是业绩差异比较大,仅在2024年一年里,业绩差异都能高达11%!其中,业绩Top1的基金为“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FOF)”,2024年度涨幅9.46%。去年只有2只“2040”的年度涨幅超9%,其中,只有“”的“2024最大回撤”低于10%,说明基金经理控制回撤和波动的能力更好。

既然都是“2040”,为什么业绩差异会这么大?

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FOF)”,看看它胜在哪里。

和其他主动型基金一样,FOF基金表现优异的背后,主要还是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作为2024年的业绩Top1、回撤低于10%的“2040”,我查了一下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FOF)的资料。

这只基金成立于2023年8月,基金经理为曹建文,有着12年FOF与权益投研经验、7年养老金产品与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现任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基金研究负责人。

曹建文目前在管8只养老基金,其中有2只目标日期型养老FOF、4只目标风险型养老FOF以及2只普通FOF。

按照成立日期排序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8只FOF基金,从2024年以来至2025年Q1,收益排名大都在同类前5!(数据来源:Wind,采用银河基金分类,截至2025/3/31)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我更看重的是:曹建文在管的这8只FOF基金的“权益占比”都不同。

我挨个翻看了它们的2025年一季报,大致梳理出它们最新的“权益仓位中枢”——从10%到90%不等(如上图所示)。

各类股债配比的FOF产品都有管理,并且业绩都不错。说明,无论权益仓位是高是低,对曹经理来说都有适配的投资策略。

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目标日期型养老基金的“股债配比”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买入,基金的股票仓位可能为80%,随后20年内,股票仓位会逐步降低到70%、60%、50%、40%、30%,最后降至20%,变成一只“固收+”基金。

如果一个基金管理人在管的FOF基金,当权益仓位处于不同水平时,都能运作出不错的业绩,那我们买目标日期型养老基金,岂不是能放心很多?

我又看了一下曹建文经理在管的另一只目标日期型基金“广发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FOF)”的业绩。

这只产品是针对将于2060年左右退休的群体,按照60岁退休来算,目前投资者的年龄在25岁左右。

目前市面上成立的“养老目标2060”非常少,在2024年之前成立的只有3只。

广发基金去年的业绩又是Top1,最大回撤在3只基金里也是最小的。

看来,曹经理在养老基金上的管理能力是真的强,他管理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不管是对哪个年龄层的投资者来说,都有不错的产品选择。

虽然曹建文的养老基金已经让我很动心,但我还是沉住气,把他从投资体系到具体选择的基金,都做了深入了解和分析。

因为,选择养老基金可不是小事,对我来说,这可是一笔涉及30年时间的投资决策!

我主要剖析一下,为什么“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去年能在20只同类中做到Top1的业绩。

首先,翻看了近几期季报,我发现,曹经理非常擅长做仓位管理

2024年初,大盘跌到2800点,市场情绪非常低迷和恐慌。曹经理逆势“提高权益仓位”,在限定范围内,加大股票仓位布局。

图:“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2024年一季报

到了2024年Q3,在“924行情”带动的大涨后,曹经理又及时“降低权益仓位”。

做到“低买高卖”,为基金收获超额回报。

图:“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2024年四季报

其次,曹经理还比较擅长做“大类资产配置”

我发现他不仅在去年下半年提前布局黄金股,把握住了这波黄金行情,还在2024年上半年逆势抄底港股,把握住了港股行情。

2024年三季报显示,曹经理加仓了“山东黄金”

除了国内和港股资产之外,曹经理还会配置“美元债基”来进一步拓展收入来源。

这种“多元资产”的分散配置,不仅给基金提升多种收益来源,更是起到了分散风险、降低波动的效果。

具体到基金选择上,也能看出曹经理的FOF配置相当成体系。

2025年一季报,“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的前10大重仓基金如下:

可以看出,其中包括3只国内债基、3只港股ETF、3只A股ETF,以及1只美元债基,兼顾中美大类资产。

从集中度来看,除了有一只债基占比超6%之外,其他基金最高占比不超过4%,持仓较为分散。

相较于普通基金,FOF基金涉及到市场跟踪、资产研究、基金研究等大量信息,更需要平台的支撑和团队的协作

早在2015年,广发基金就成立了一支资产配置团队,专门负责FOF策略开发、大类资产配置研究,随后陆续引进海内外投资精英,完善团队实力。

目前,团队投资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拥有丰富的资产配置与投资实战经验,已经具备多资产、多领域、多策略、全品类、全市场、全天候的资产配置能力。

图:广发基金资产配置框架

曹经理在管的这两只目标日期型养老基金虽好,但是,一只是面向2060年退休的00后,一只又是面向2040年退休的80后。

对于现在陆续步入30岁的90后来说,都不是特别合适。

在我踌躇时,我发现“广发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FOF)”正在募集中,拟任基金经理也是曹建文。

现在是2025年,按照60岁退休来算,这只产品是针对目前30岁左右的90后

翻看基金招募说明书,我找到了“广发养老目标2055”同样采取“权益下滑曲线”:

首先,“广发养老目标2055”的权益资产占比在未来30年内是逐渐降低的,平滑缓慢降低股票仓位,有助于基金的平稳运作

相比之下,有的养老FOF是在某一年才将权益仓位骤降,这样体验就不太好。

其次,这只基金在2025年初始的股票仓位是70%左右,到了2055年后,股票仓位维持在20%左右,届时将成为一只“固收+”基金。

也就是说,基金在初期采取高权益仓位,利用长期投资的时间优势,通过股票市场的增长潜力积累财富。

临近退休时,需确保资金安全,所以逐渐降低权益仓位,避免市场短期波动侵蚀之前多年积累的收益。

此外,运作期间,基金还会适时纳入黄金基金、海外债基、港股基金等多元资产。

多资产配置可以降低单一市场和资产的波动风险,提升整体稳健性,这也和曹经理擅长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十分契合。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养老基金的选择,关乎未来数十年的财富积累与退休生活的质量。

曹建文经理灵活的仓位管理与多元资产配置能力,再叠加广发基金成熟的养老FOF投研体系,在目前全市场的养老FOF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对于目前30岁左右的投资者来说,“广发养老目标2055FOF”不仅高度契合退休时间规划,更通过“权益下滑曲线”与“多元投资策略”,兼顾长期收益与风险控制。

养老投资宜早不宜迟,希望大家提前为养老生活做好规划,早点播下时间的种子。

来源:范范爱养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