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浪潮下,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迎来新契机。5月20日,一场聚焦教育创新与交流的重要活动成功举办,为成遂两地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浪潮下,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迎来新契机。5月20日,一场聚焦教育创新与交流的重要活动成功举办,为成遂两地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以深化成遂教育协同发展为核心目标,紧紧围绕 “三新”背景展开。活动现场,一系列优秀课例精彩展示,宛如一场教育盛宴,天鹅湖小学和物流港实验小学授课教师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思维,将知识巧妙融入课堂,生动有趣又富有深度。
语文课例展示
李咸莹老师
课堂伊始天鹅湖小学李咸莹老师就提出了散文的“形散神聚”。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先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3、4自然段,思考作者眼中荷兰的模样;接着让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感受荷兰宁静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通过男女生合作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带领学生探究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在文中出现次数及作用,结合 “真正的荷兰是沉默的,而现代世界是喧嚣的” 研讨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上,以 “牛群吃草”“骏马飞驰” 等画面,展现荷兰 “宁静”“自由” 等特点,体现动静之美。本堂课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语文学习之旅,也为教学研讨提供了良好范例。
费燕雨老师
港小费燕雨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走进《大象的耳朵》堂初始的 “课前三分钟” 展示环节,激发了孩子们本堂课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费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小小词句,我来读”分享喜欢的句子并汇报,还着重讲解 “耷拉” 一词,通过演示、造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进入文本学习阶段,费老师领读2 - 7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波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的描述并同桌共读,强调读音准确、有感情等。安排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并加入动作、表情,还出示朗读要求。再次默读2 - 8自然段,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大象的描述并朗读。
接着的 “想法改变,我来悟” 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特定语句含义。“联系生活,认识自己” 环节,费老师总结 “做真实的自己” 这一教育主题。最后,邀请学生表演故事,明确以3分钟内借助方法表演为评价标准。
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形式丰富,充分展现了费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思考的语文学习体验。
语文互动交流
高升街实验小学校朱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从导入到文本深入探究,过渡自然流畅。尤其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方面,方法多样且有效。比如在《牧场之国》教学中,通过对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荷兰牧场的独特魅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裕丰街小学刘老师:称赞老师们注重朗读教学,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情感与语言特色。在《牧场之国》中,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在《大象的耳朵》里,分角色朗读生动展现了不同角色的特点。刘老师指出,在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朗读指导的针对性,根据不同段落情感和表达需求,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提升朗读效果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天鹅湖小学张校长:肯定了老师们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思路。在《大象的耳朵》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识自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在《牧场之国》教学里,结合课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荷兰牧场与现代世界的差异,拓宽了学生视野。张校长建议,后续教学可更多挖掘文本与生活的关联点,开展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类似牧场的宁静之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数学课例展示
盖成老师
天鹅湖小学盖成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有趣的推理》一课,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课堂展示中熠熠生辉,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一致赞誉。盖老师的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精彩的教学展示,更是“三新”背景下课堂变革实践的生动范例。它充分展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成遂两地的教师们定能在交流中收获灵感,在研讨中碰撞火花,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的高度! 期待未来更多这样的思想交锋与经验共享,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段杨老师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科技与学科的碰撞总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继精彩的推理之旅后,港小段杨老师带来的人教版四年级《1亿有多大》课堂,以极具未来感的AI设计与跨学科融合,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盛宴。这场充满智慧与创意的课堂,不仅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鲜活可感,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
课堂从烟火气十足的生活场景切入——每天午餐时同学们践行的“光盘行动”与碗中的米粒,引发了第一个灵魂叩问:“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久?” 紧接着,段老师又抛出第二个思考维度:“从数的组成角度,如何理解1亿的大小?” 两个问题如同两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大门。
数学互动交流
一场精彩的课堂展示,是教育智慧的凝练呈现;一次深度的评课研讨,则是思维火花的热烈碰撞。在成遂教育合作交流活动的优秀课例展示环节后,刘诗英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开启了评课研讨之旅,来自高升实小、顺南街小学和物流港实验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话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这场教研盛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课伊始,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纷纷对盖成老师和段杨老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盖老师执教的《有趣的推理》,以充满童趣的闯关游戏串联课堂,将抽象的逻辑推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探索之旅;段老师带来的《1亿有多大》,借助AI技术与宣纸文化,带领学生从多维度感知数字的魅力。两位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展露无遗,他们深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音乐课例展示
杨霄老师
"唉~我是少年的阿凡提"伴着欢快的歌声,随着轻快的步伐,成都市天鹅湖小学的杨霄老师为我们开启了一趟生动有趣的音乐课。杨老师化身为“阿凡提”,以第一人称和同学们交朋友,共同开启一段寻宝之旅。课堂紧扣教学重难点,通过情境创设,寻找法宝的活动,解决歌曲中的下滑音、升记号和重音记号,让音乐活动充满了趣味性。通过送礼物的方式加入新疆舞动作和铃鼓,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巧妙融入民族音乐文化,更通过讨论主人公的正义和智慧的品格,启发学生思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这堂充满活力的音乐课,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艺术魅力,在创编中培育核心素养,实现了"以美润心,以乐化人"的教学目标。
刘玮老师
港小刘玮老师执教的音乐欣赏课《新疆舞曲第一号》,本节课以独特且富有民族风情的方式展开,是一堂成功且极具特色的音乐课。首先,教师身着维族服装跳舞进教室,并用维族语言打招呼,瞬间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快速将学生带入课程主题。通过播放新疆美景视频及图形谱,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多维度感受乐曲,有效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创编摘葡萄动作、用脚步、乐器伴奏跟随音乐表现情绪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刘老师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教学手段与多元互动,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感受新疆音乐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及民族文化热爱。
音乐互动交流
课后评课分享环节,首先来自成都天鹅湖学校的杨霄老师进行了教学设计讲解。他阐述了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下对《我是少年阿凡提》课题的背景讲解,教材解读,以及时代背景下学生对阿凡提接受程度不同而衍生出教学设计的变化,以及AI赋能课堂的实例展示。另一堂是遂宁物流港实验小学的刘玮老师分享的《新疆舞曲第一号》教学设计理念。她描述了这次课题选择的意义以及结合自身的特点化教学将舞蹈创意高度融合到教学场景中。在此次评课活动中还有许多市上其他区县老师积极参与评价,大家在相互评议和交流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也让大家深受教学启发。
美术课例展示
孙莎莎老师
成都市天鹅湖小学孙莎莎老师在这堂别开生面的“塑说情绪”美术课中,从生活为起点,从分享美食、运动、音乐带来的快乐瞬间出发,打开感知情绪的大门;借助“我说故事你来演”的趣味互动,将抽象情绪化作生动表情与肢体语言,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喜怒哀乐;再通过鉴赏亚历山大考尔德等艺术大师的铁丝立体雕塑作品,以艺术视角剖析线条、造型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课程层层递进,让同学们不仅学会用铁丝雕塑语言定格情绪,更懂得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感悟,学生们每一件作品都是心灵的独特诉说,用指尖的温度传递更多学生的情感故事!
蒋伊玲老师
“遂宁大力实施引客入遂战略,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遂宁,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为宣传遂宁做点什么…”在《设计生活标志》一课中,港小蒋伊玲老师围绕遂宁城市标志,讲解标志构成、特点以及设计方法,传达出“以人为本“是设计的不二准则。同时引导同学们通过设计标志了解家乡文化、宣传家乡文化。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够利用设计去点亮生活,为更多的人带去便利。
美术互动交流
杨逾宇老师、唐荣老师以及郑武全主任分别对孙莎莎老师《塑说情绪》和蒋伊玲老师的设计生活标志两堂美术课进行了点评,孙莎莎老师的“塑说情绪”这堂美术课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魅力。课程以定格动画为载体,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情绪与立体铁丝雕塑的关系,环节丰富且衔接流畅。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各种有趣的作品,如芭蕾女生裙子等,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孙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蒋老师的《设计生活标志》这堂课将课程范围聚焦于遂宁本地,巧妙地结合了遂宁知识宣传与家乡文化认知,立意新颖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程内容设置丰富,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此次活动对于助力教师成长意义重大。通过观摩优秀课例和交流研讨,教师们能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师们通过活动深入学习,明确教学方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成遂两地基础教育在此次活动的推动下,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相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持续推进中,成遂教育协同发展将不断结出硕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贡献力量。未来,两地将继续携手共进,在教育创新与合作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图文:学科组、袁林
排版:袁林
审核:郑武全
来源:聚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