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人最爱的蔬菜界“水中参”,即将大量上市(附购买渠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20:17 2

摘要:眼下,正值茭白收获的黄金时期。走进章安街道双洋村张理辉的茭白种植基地,茭农们手持镰刀,在一米多高的茭白田间忙碌穿梭,熟练地进行着收割、装框、打包、搬运等工作,他们正抓紧时机采收新鲜茭白供应市场。

眼下,正值茭白收获的黄金时期。走进章安街道双洋村张理辉的茭白种植基地,茭农们手持镰刀,在一米多高的茭白田间忙碌穿梭,熟练地进行着收割、装框、打包、搬运等工作,他们正抓紧时机采收新鲜茭白供应市场。

“看着这些长势喜人的茭白,我打心底里高兴。”张理辉满脸笑意地说,“今年这28亩茭白,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从5月1日左右开始收割,采摘期能持续到6月。”

从摸索起步到技术小成

回忆起种植历程,张理辉感慨万千:“2012年,我和妻子杨维红刚开始接触种植茭白,那时候真是两眼一抹黑,秧苗如何播种、天气怎么应对、收割又怎样挑选……一系列问题全摆在面前。”作为村里唯一一个种植茭白的大户,他心急如焚。

但他没有退缩,选择走出家门,四处学习:“临海的茭白大户那里,我们一个星期跑一趟,就为了问清楚怎么种茭白,观察他们的茭白和我们的有啥区别,一点点摸索经验。”

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我种的30多亩茭白遭遇了颗粒无收的困境,光长叶子不结果,当时急得我整夜睡不着觉。”张理辉赶忙联系农技专家,下田查看,最后才发现是用药错误导致的。

而且茭白种植还怕遇到台风天,一旦遭遇,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但他从未放弃,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和执着钻研的精神,如今夫妇俩的茭白种植技术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

自然馈赠助力丰收成果

“种植茭白是一项辛苦的农活。”张理辉看着正在劳作的农民们说道,“你看,他们钻进沾满露水的茭白丛中,精心挑选收割,再拉上岸将沾在茭白上的浮漂冲洗干净,装袋捆绑送货,一趟下来,全身都湿透,腰也直不起来。但看到收割上来叶翠茎直、洁白如玉的茭白,我们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能有这样喜人的丰收成果,离不开农民们的辛勤劳作,更得益于双洋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双洋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获评2024年度台州市高品质水美乡村。

“优质充足的水源,是茭白生长的关键要素。”张理辉介绍道,“这里的水质清澈无污染,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茭白的生长提供了天然优质的‘营养液’。用这样的水浇灌,种出的茭白色泽洁白如玉,茎部鲜嫩肥大,口感脆嫩清甜。除了优质的水源,双洋村还气温适宜、土地肥沃,这些都共同造就了茭白生长的绝佳环境。”

科技助力提高种植效率

夏天,茭白收割后如果无法及时销售,很容易变质。为了解决茭白无法暂时存储带来的品质问题,2015年,在双洋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张理辉夫妇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冷库。“今年2月,我又投入一万多元在田里新建了轨道,有效减轻了劳动负担,还租无人机进行施肥施药,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张理辉种植的茭白主要卖向周边的超市、小贩和菜场,其中进入超市的比例较大,基本上午采摘,晚上就能出现在市民的厨房。他的种植基地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长期雇佣9个小工,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目前,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茭白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张理辉的茭白也面临滞销难题。如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章安街道双洋村采购,也可直接拨打农户张理辉电话15825474925联系购买。

记者丨陈艳红摄影丨水 水小编丨叶雨欣编辑丨叶丹婷监制丨蔡 茜转载请注明出处快来“椒”个朋友

来源:中大景福精准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