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土地”变“金土地”!潮安这场宣讲会晒出“百千万工程”成绩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20:43 2

摘要:5月19日,由中共潮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潮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五位基层宣讲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讲述了他们奋斗在“百千万工程”一线的实践故事与动人感悟。他们的故事里,有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有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有传统文化的传

5月19日,由中共潮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潮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五位基层宣讲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讲述了他们奋斗在“百千万工程”一线的实践故事与动人感悟。他们的故事里,有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有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侨乡力量的凝聚迸发,更有青春志愿的热血担当。

宣讲活动气氛热烈,宣讲员们满怀激情,现场观众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干字当头,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担当作为,为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推动潮安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省级贫困村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我们通过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绿色发展’,达到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赤凤镇水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少彪“解密”,依托帮扶单位中国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水口村自2022年起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目前在建的乡村振兴车间投产后,每年最大产能可超过五千万尾虾苗、村集体经济增收一百万元以上,村民实现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工资双收入,“荒土地”变成“金土地”。

“要让村民作为参与者,和凤东村共成长同进步。”归湖镇凤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侨生自豪地介绍说,通过村“两委”打头阵,村民共同参与,凤东村环境整治、文明创建、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获评“省卫生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期,奇林逸居项目的成功打造便是典范,该处打造前为破旧老厝区,通过村集体群策群力、引进优质企业合作,目前已发展形成集营地、乐园等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项目,成为抖音、小红书上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发展不仅要依靠产业支撑和村容村貌建设,也离不开文化根脉的传承与创新。凤塘镇信靠工艺陶瓷厂总经理、信靠龙窑窑主邢利祥正是其中的先行示范者,作为潮安区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凭借一身过硬本领和憨实的性格,将龙窑制陶技艺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与此同时,邢利祥致力于将传统工艺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传播出去,他开办了龙窑文化展览馆,创立“缶谣咖啡”文创品牌,创新将龙窑打造成为一个现代文化空间,让千年古龙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他在歌谣中吟唱的,“做缶的人,你用你的梦想,让窑火越烧越旺,让功夫代代承传。”

浮洋镇大吴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华侨之乡”,侨眷侨属在本村户数中占比高达90%,如何更好凝聚侨心、汇聚侨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大吴村党总支部委员吴淙冰分享说,大吴村近年来通过建机制、强阵地,成立“大吴乡村振兴促进会”工作专班,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谊互动,先后引进侨胞捐赠建成松昌中学、秀英医院、敬老院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2024年底,侨领吴俊标、吴清亮捐资建设的大吴村文化艺术馆、大吴会客厅相继落成使用,目前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近万人,有力擦亮侨乡金名片。

乡村发展更少不了青春力量的助力,青年们用智慧和汗水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庵埠镇乡村振兴志愿者韦自强便是其中一员。“两年多来,我亲身参与并且见证着这座小镇的点滴变化,心中也是成就感满满。”2024年7月,第二届中国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在庵埠镇举行,韦自强和区青年志愿者协会500多名小伙伴一道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从会前的宣传动员、布置会场到会中的引导交通、答疑指路,再到会后的收集整理,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7月的庵埠骄阳似火,志愿者们的手臂在暴晒过后呈现出明显的分界线,这既是青春的勋章,也是初心的注脚。(供稿/供图:潮安区委宣传部)

来源:粤东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