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卖市场日订单量8000万单的繁荣背后,暗涌着商家的集体焦虑。一边是平台佣金居高不下,推广费、满减规则蚕食着本就微薄的利润;另一边是“幽灵外卖”丛生,无堂食商家以低价劣质餐品搅乱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外卖市场日订单量8000万单的繁荣背后,暗涌着商家的集体焦虑。一边是平台佣金居高不下,推广费、满减规则蚕食着本就微薄的利润;另一边是“幽灵外卖”丛生,无堂食商家以低价劣质餐品搅乱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第三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国近300万家餐饮门店闭店,创下历史新高。只允许品质堂食餐厅入驻,京东收取的餐厅佣金不超过5%,京东外卖的利润率不超5% ,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当“活下去”成为行业关键词时,一场由京东外卖发起的生态重构正在席卷。
成都寿司品牌“黑眼熊”与北京老字号“馥天下烤鸭”,一个是主打年轻客群的连锁新势力,一个是扎根社区的传统餐饮代表,却在2025年殊途同归——它们都在京东外卖的“严审+免佣金”模式下,找到了破解行业困局的新路径。前者上线两个月订单逆势增长15%,后者50天内从日销几单冲到月入2500单。这场跨越品类与地域的逆袭背后,藏着京东外卖对餐饮生态的深层重构。
当黑眼熊寿司线上运营负责人沈枳廷提交入驻申请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京东的“较真”:除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还需上传完整门店实拍视频,并提交第三平台点评分数佐证餐饮商家的堂食真实性和品质保障。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馥天下烤鸭店张经理也在京东的帮助下开通了后厨直播, “上线之后,京东外卖也会不时进行抽检,要求上传从门头到店内一镜到底的视频”,这种严苛一度让商家望而却步,但结果证明,高门槛反而成为护城河。
黑眼熊寿司上线后,35%的订单来自从未点过外卖的新客,其中成都和北京部分门店,来自写字楼和高校群体的用户增长很多;馥天下外卖的新客户占比约40%,老客户占比约60%,许多客人对外卖菜品非常满意,也会带着亲友过来消费,成为忠实的回头客。“过去‘幽灵外卖’用低价劣质餐品抢市场,现在它们连入场资格都没有。”张经理感慨。
对于利润微薄的餐饮行业,京东的低佣金政策直接改写了生存逻辑。馥天下烤鸭算过一笔账:以往商家参与其他外卖平台的促销活动时,实际到账收益需先扣除配送成本、活动补贴等支出,还需额外支付高额推广费以争夺流量曝光。
而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机制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商家可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活动,平台不仅对商家让利部分进行额外加补,更免除了流量采买的费用。以门店招牌菜小炒肉为例,客单价约20元,在京东的实际收入比其他平台高出4-5元。“我们尝试调低京东端的售价后,利润空间依然充足,自然愿意通过降价让利用户。”张经理说。
京东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意外成为商家重建用户信任的利器。黑眼熊和馥天下都在套餐和品质上投入了更多精力做研发,过去在其他平台为获取流量,他们每天的精力都在研究五花八门的补贴神券,以及随时调整购买流量,如今在京东外卖,精力则可以全用在餐品上。而这些细节投入也让用户好评率随之提升,自然流量持续增长。
两家品牌的逆袭,揭示了餐饮外卖的新可能:当平台不再以GMV为唯一目标,商家便能跳出“烧钱换流量”的怪圈。京东外卖的探索也引发行业反思:当“低佣金”释放商家利润空间,拒绝“幽灵外卖”入驻保障用户体验,能否终结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如今,依托京东外卖平台,黑眼熊寿司的单量持续增长,馥天下烤鸭在京东外卖的月单量马上就要突破2500单。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品牌,都证明了一件事——京东外卖正在让大量餐厅,重新看到希望与未来。
来源:咏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