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下种植的黄芪色泽均匀,质地适中,根茎细长又饱满,颇具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鲍小杰介绍,与传统农田种植模式相比,林下种植的中草药得益于更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适宜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通常使得其药性更高、质量更优。
本报讯 (记者 马雨馨 李宏亮)隆德县是六盘山“天然药库”的主要产区。近日,记者在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在将分装好的中药材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林下种植的黄芪色泽均匀,质地适中,根茎细长又饱满,颇具市场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鲍小杰介绍,与传统农田种植模式相比,林下种植的中草药得益于更接近自然的生长环境、适宜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通常使得其药性更高、质量更优。
“过去老乡们在山里挖到药材,转手就散卖出去了,虽然药材品质很好,但卖不出理想的价钱。”鲍小杰介绍,该公司已在沙塘镇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500亩,主要种植黄芪、当归等产品,这些产品均已获得有机认证。此外,公司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林下中药材5000余亩,为120余名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隆德县共种植黄芪、黄芩、党参、秦艽、柴胡等各类道地中药材30万亩,直接带动876户种植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5878元。全县现有28家种植、加工和销售企业(其中上市公司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初加工为基础、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加工为主体、 保健品加工为补充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全产业链产值达11.9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日,记者走进隆德县宁夏西北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分拣车间,只见射干堆满了分拣台,工人娴熟而忙碌地进行分拣。“这些射干经过分拣、清洗、切片、干燥等加工环节后,出厂价可达每公斤200元。”该公司负责人谢娟芳说。
依托当地林下中药材种植优势,近年来,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累计发展林药业间作种植2万亩,经营加工包含黄芪、黄芩、党参、秦艽、柴胡、石斛等在内的400余种林下中药材原料,产出1000余种林下中药材产品,在全区中药材产品市场占有率约30%。
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同时,该公司也为当地农户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隆德县凤岭乡巩龙村村民于喜梅,每年都会在企业的中药材原料仓库里工作3个月,进行中药材的初拣。“在这里工作,我每年能挣到大约1万元。”于喜梅说。
据介绍,该公司每年收购中药材原药材1000吨以上,涉及农户230户,户均收入超3000元。同时,公司还为周边村镇困难群众提供固定就业岗位70多个,年发放工资220余万元。
“近年来,隆德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将林下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山绿’与‘民富’共赢发展的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隆德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