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14日,首届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哲学学院主办。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与向善”,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哲学、计算机、脑科学、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公共管理、新闻传播、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40余名专
人类可以允许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吗?新技术会产生新人类吗?大语言模型会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吗?在超级智能时代,人也可以实现“诗意的栖居”吗?
2024年12月14日,首届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哲学学院主办。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与向善”,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哲学、计算机、脑科学、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公共管理、新闻传播、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就人工智能对教学和研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展开研讨。
论坛活动现场。图/翟睿婕 摄
大会既探讨了技术伦理相关的选题,例如“人工智能对齐的伦理反思”“物哲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启蒙的挑战”“从物理学到人工智能——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发的争议及其解读”“人工智能哲学视域中的人的本质观念变革”。也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未来,例如“人工智能热潮中的冷思考:以公共管理为视角”“超级智能时代的自在人生”“以造物之脑去发展人工大脑”“人形机器人的认知与决策挑战”。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李恒威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必须转向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激活了基于“心智上传”的“数字永生”。人类卷入自身所开创的席卷一切的技术大浪之中,既极度兴奋,充满憧憬,但也感到种种“哲学性”的忧虑、恐惧、困惑甚至虚无。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曾祥瑞教授从事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他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讲到最新研究进展。作为一名一线研究者,他提到人形机器人目前只能实现基本的行走、跑跳、操作、人机交互,还要解决从“出厂”到“上班”的距离。
除此之外,他抛出了他的疑问:大语言模型能教会机器人如何行动吗?读了万卷书的机器人可以走万里路吗?人形机器人自学习的目标和边界是什么?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闫坤如教授提到,文科专家比理工科专家在风险认知上要更保守一些。她指出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疑难。第一,在路径上,事实层面的道德技术化是否可能;价值层面的伦理治理是否应该。第二,在技术上,是对AI技术进行治理还是用AI技术治理。第三,在对象上,是通过职业伦理教育去约束和治理外在的设计者(人),还是通过人工智能设计去约束和治理内在的人工智能(物)。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蔡恒进教授分享了超级智能时代的自在生活图景,他提到未来AI时代的三大件是个人的数字分身、与个体链接的商品IP和家园。人类可以在元宇宙世界里实现新的“修身齐家”,可以实现“诗意的栖居”。
蔡恒进告诉记者,人文、哲学、艺术,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建构意义世界的根本方式,不是物理学和科学能够取代的。AI可以变成建构物理世界和意义世界的桥梁,让我们更进一步去建构我们的世界。
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通讯员 宁孜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