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人民法院上报修改的多条建议被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海西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吸收采纳,并先后参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青海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
入企调研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人民法院上报修改的多条建议被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海西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吸收采纳,并先后参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青海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等10多部省、州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
法律只有真正接地气,实践中才能行得通、管用好用。2021年12月,德令哈市人民法院被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海西州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全省法院系统唯一的“双授牌”基层立法联系点。“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凝聚各方力量,架起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立法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有力推动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建华告诉记者。
民意搭桥 立法扎根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成为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新时代推进探索司法机关与立法工作深度融合路径的一道重要命题。
为探寻这一重要命题的答案, 5月8日,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万玛央吉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德令哈市人民法院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涵盖民事、刑事、行政领域专业法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压实主体责任,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这不仅仅是起点,为了让立法工作更贴近基层、更接地气,德令哈市人民法院进一步谋篇布局,把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触角延伸至派出法庭,推动联络站在基层扎根生长。
在办理一起草场纠纷案时,牧民群众向联络站法官胡金贵反映:“草场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一直在这里放牧,都20多年了,法律到底是怎么规定草场边界的?”胡金贵认真记录下他们提出的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这些来自基层群众的真实声音最终会被反馈到立法机关,真正做到让基层群众的诉求得以表达、建议被听见。”胡金贵说。
聚智汇策 畅通民意
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深度融入地方立法实践,在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进步、枸杞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频频发力、成果瞩目。
参与《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的立法工作时,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结合日常审判实践,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多条修改意见,其中关于法条中条、款、项、目规范使用的意见被采纳。在《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修订过程中,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在深入了解青海的生态环境特点后,提出多条修改意见,其中将关于生态保护范围从长江流域修改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意见被采纳……
不仅如此,德令哈市人民法院还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座谈会,汇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意见建议上报省、州人大常委会,助力提升立法质量。召开法官立法座谈会,收集反馈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问题,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地方立法规范化、专业化提供智力支持,有效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积极作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后,德令哈市人民法院明确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科学管理和规范运行。省、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多次深入法院调查研究,重点听取利益群体、一线执法人员和法律专家等的意见建议,多摸基层一线实情,注重收集一线声音,使所征询的意见建议更能反映群众利益,确保地方性法规务实管用,为立法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民意和实践支撑,助力提高立法质量。
法宣润心 营商提质
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法治双引擎”驱动发展,既化身法治宣传的“播种机”,让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又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释放基层法治建设新动能。
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探索“立法联系点 + 优化营商环境”新模式。今年3月3日,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干警深入当地一家环保型企业调研,了解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立法需求,收集意见建议,整理分析后反馈给立法机关,为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
在基层立法工作中,普法宣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联系点 + 普法宣传”服务模式,结合职责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属性,打造“线上 + 线下”普法宣传阵地。在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们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亲身体验司法审判全过程。活动结束后,一名学生说:“通过这次模拟法庭,我知道了校园欺凌是违法行为,我要多学法、会用法,做一名遵守法律的好学生。”
除此之外,德令哈市人民法院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4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次,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3次,拍摄普法短视频50余条,发布各类法治信息300余篇。双语法官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巡回法庭……通过多种形式将法治融入群众生活,传递了司法正能量,拓宽立法工作宣传覆盖面,让更多人了解立法、参与立法,为基层立法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民意活力。
展望未来,德令哈市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拓宽民意与专业意见反馈渠道,通过官网征集群众意见、发挥营商环境联络员作用问需企业、延伸司法服务倾听群众呼声,确保立法建议贴近民生,为法治青海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青海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