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旱情严重影响小麦、油菜等夏粮油产量及玉米、马铃薯等秋粮出苗。全县29乡镇均受旱情影响,小麦受旱面积达36%,油菜受旱面积达10.3%,春播作物11.2%以上田块出现缺苗断垄。
2025年1-5月(中旬)
礼县降水量仅有42.6mm
较历年同期值82.6mm偏少40mm
偏少率48%
特别是3—4月,降水量仅为14.2毫米
比历年同期偏少74%
县域土壤墒情相对湿度严重偏低
根据干旱标准
全县10cm土壤墒情相对湿度36.3%,为重旱
旱情严重影响小麦、油菜等夏粮油产量及玉米、马铃薯等秋粮出苗。全县29乡镇均受旱情影响,小麦受旱面积达36%,油菜受旱面积达10.3%,春播作物11.2%以上田块出现缺苗断垄。
面对当前旱情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抗旱工作。先后下发了《礼县当前抗旱工作技术指导意见》《礼县小麦灌浆期抗旱措施》等。各乡镇、水务、农业农村、气象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统筹调配水资源,加强水源调度和设施维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耐旱作物。同时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县农业农村局紧急调动抽水泵50套、柴油8.47吨等抗旱物资,投放各乡镇,组织群众开展浇灌保墒,齐心合力,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影响,保障夏粮稳产、秋粮稳苗。
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严格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乡镇、乡镇包村包地块、技术人员包技术“四包”责任制,加强农业农村、气象、水务、应急、财政等部门协作,建强抗灾队伍,备足抗灾物资,细化应急预案。同时,依托气象监测网络,加密旱情监测频次,强化多部门会商研判,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精准推送预警信息和抗旱技术,动员群众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旱情发生情况全力浇灌保墒。
落实科学抗旱措施 。强化田间管护,严防干旱和干热风,强化病虫草害防控,奋力夺取夏粮丰收。引导农户,有灌溉条件的区域推广引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确保小麦灌浆初期(扬花后7天左右)灌一次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对脱肥田块及时追肥。对秋田缺苗田块采用“水窝子”点种补苗,确保苗齐苗旺;通过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增强作物抗逆性。
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指导农户依据不同作物特性、区域旱情差异,科学采取引灌、窝灌等应对措施,形成全民抗旱合力。截止目前,在“一水十河”区域,出动挖机等机械10余台,充分发动群众,采取引水灌溉开展引灌,引灌面积达到6.5万亩;发动农户自行拉水进行窝灌,窝灌面积1.92万亩,目前,各乡镇浇灌抗旱保墒工作正在科学有序开展。
严格督查科学调度 。通过微信工作群,对当前抗旱工作进行扎实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对浇灌、抗旱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同时对各乡镇抗旱工作进行周调度,要求各乡镇每周二、周五,将本乡镇抗旱资金投入、抗旱机械投入、技术人员参与情况、浇灌面积等进行精准填报。
同时,统筹防汛准备,防范旱涝急转,多管齐下确保夏粮稳产、秋粮稳苗,为全年粮食安全打牢基础。
来源:陇南礼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