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被两大巨头联手围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21:00 1

摘要:事实上市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新能源行业一片哭天喊地的情况下,阳光电源当时成为了光伏领域唯一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

阳光电源是我重点关注的公司之一,也无疑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

事实上市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新能源行业一片哭天喊地的情况下,阳光电源当时成为了光伏领域唯一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

虽然阳光电源也跌了很多,但是相对来说,算是一枝独秀了。

而且业绩表现也让所有光伏企业羡慕。

在去年那样的环境下,阳光电源营收779亿,同比还增长了近8%。

而且今年一季度营收190亿,同比再次大增51%。

更重要的是营收规模增长,并没有牺牲利润空间。

去年归母净利润110亿,同比增长17%,今年一季度38亿,同比增长83%,利润增速还远高于营收增速。

再而且,赚的都是真钱,现金流表现也很好。

如上图所示,阳光电源每年的现金流占比都比较好,去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创纪录的高达121亿,相比2023年差不多快翻倍了。

这么亮眼的业绩,自然被很多人关注,所以我看网上分析各种理由的都有,有道理的和没道理的全都有。

我就不过多讲他的优点了,当然不要误会,我认为阳光电源是非常优秀的,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我很看好。

但是没有完美无缺的公司,也没有完全没有风险的公司,我们看待公司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并且公正,所以今天我就讲一下阳光电源的风险。

为了避免误解,还是重申一下,阳光电源现在很优秀,业务表现很好,光伏逆变器稳居全球第一,储能系统装机量全球第一,阳光氢能签约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2024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47GW,储能全球发货28GWh,风电变流器全球发货量44GW,光伏和风力电站建设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领域和充电站领域齐头并进。

集中式逆变器技术领先,微型逆变器或分布式逆变器快速推进,储能系统的“三电融合”很有竞争力。

你看,财务健康,技术有优势,业务竞争力强大,行业地位高,这样的公司,没任何理由说不好。

如果拿阳光电源和纯光伏企业比,太不公平,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等,去年都巨亏几十亿。

如果拿阳光电源和逆变器上市企业比,可以说没像样的对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德业股份,今年一季度赚了7个亿。

其他公司的体量太小了,锦浪科技和禾望电气都只有1个多亿的利润,像固特威和禾迈股份,今年还是亏损的。

不过如果拿阳光电源和储能企业比,就到了本文的重点,情况没那么乐观。

因为宁德时代和某某迪的实力同样也很强,前阵子不是举办了全球光储大会Inter Solar吗,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个储能系统TENER Stack引起了市场很大的反响。

今天不是讲宁德时代,就不多讲这个产品了,阳光电源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但是展示的两款产品并没有什么特色。

当然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宁德时代也亲自下场进入储能系统领域了,而且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比如今年1月份,宁德时代就和阿联酋RTC达成了合作,项目是19GWh的储能系统,还记得去年阳光电源签下的7.8GWh的大单吗,当时全网都在说最大储能系统项目。

宁德时代这个项目,可是刷新了这个记录,不过好像反倒没有去年火,可能是大型储能项目越来越多了吧。

比如某某迪,前不久就签下沙特SEC的三期储能项目,容量是12.5GWh,如果加上之前已经签好的2.6GWh,总容量就是15.1GWh。

顺便提一下,去年阳光电源签的就是沙特SEC二期项目,也就是三期项目被截胡了。

你看阳光电源被两头猛虎围剿了,按照公司的说法,没有想到这两家的报价这么低。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宁德时代和某某迪,是靠自身成本优势,做到了低价竞争?还是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质量,形成了恶性竞争?

这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阳光电源觉得是后者,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是前者。

因为这两家都是自己做电芯,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做成储能系统,总成本当然更低。

而阳光电源自己不做电芯,找电池厂家采购电芯,然后做成储能系统出售,成本当然就会高一些。

那这里面又会有一个问题,一套储能系统,核心就只是电芯吗?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一套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或零部件,分别是电池、BMS、EMS、变流器、温控系统,其实准确来说还应该加上一套安全系统,这个图上没有。

也就是电池只是储能系统六大核心环节中的一环,那么又可以有两个角度来看待。

第一个从成本或者说价值来说,电池当然是大头,占了一半以上。

第二个从整体层面来看,这六大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综合实力最重要。

那为什么说前面那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呢,因为那两大巨头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综合实力不行,只会强调自己的电池有多优秀。

而阳光电源当然不会强调电池怎么样,只会宣称自己的系统有多优秀,电池只是零部件之一而已,而且可以替代。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的对抗,两大巨头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具有生产优势,阳光电源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具有核心环节研发优势。

当然不要误解,不是说宁德时代和某某迪不注重研发,他们的研发费用那么高,阳光电源一年的研发费用32亿,怎么还会有研发优势?

换个说法更容易理解,比如芯片领域,芯片设计公司,只负责设计芯片,整体研发投入规模可能不大,但是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应用场景的芯片积累非常深。

而芯片生产企业,规模要大很多,研发投入金额可能更大,但是方向不一样,他不可能去把各领域应用的芯片都设计出来。

那两大电池巨头同样如此,他们不可能去做逆变器,也不可能做储能变流器,阳光电源同样也不可能去做电池。

当然你如果非要说宁王那么有钱,随随便便投个几十亿或者一两百亿,分分钟就把什么逆变器啊变流器啥的给做出来了,那也只能由着你这样去说。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问题角度不同,看法就会不同,但是从暂时的现状来看,宁德时代和某某迪是入局储能系统的,而且也已经分走了一部分市场。

所以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领域,确实遭到了宁王和某某迪的联手围剿,就看你更看好谁?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来源:木禾投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