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晚间,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目药业”或“公司”)发布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同意公司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根据安排,公司股票将于5月19日停牌一天,于5月20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
继去年6月“摘星”后,崂山区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天目药业迎来“摘帽”。
5月16日晚间,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目药业”或“公司”)发布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同意公司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根据安排,公司股票将于5月19日停牌一天,于5月20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转出风险警示板交易。
信息显示,天目药业始于1958年,于1993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杭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国中药制剂第一股。公司聚焦中医药产业,拥有药品制造、药品流通、中医诊疗、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以及“天目山”和“新安江”两大知名品牌。
与不少老牌药企相似,天目药业近年遭遇了转型困局,加之早年数度“易主”带来的治理混乱等问题,天目药业曾深陷发展危机,于2020年6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10月,崂山国资通过股权收购、董事会调整、经营层变更等,实现对天目药业的控股。
企查查信息显示,天目药业由崂山区财政局旗下汇隆华泽控股,持股比例29.99%。
据天目药业发布,崂山国资入主以来通过“政府专班+国企治理”模式,提出一揽子“保壳救市”方案,助力企业重回发展正轨:
一是2023年,大股东无偿豁免9000万债务,为上市公司释放资金流动性。二是发挥大股东身份优势,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支持,2024年共申请银行授信超1亿元。
三是发挥专班集体决策优势,对上市公司重大经营事项保驾护航。
当然,无论对于崂山国资还是天目药业,“脱星摘帽”都只是暂时性成果。尤其考虑到崂山国资已耗资超11亿拿下天目药业的巨额投入,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助力天目药业做大做强、深度布局青岛,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谋划。
1
梳理天目药业近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命途多舛”。
2011年,有“并购教父”之称的宋晓明通过并购基金长城国汇介入天目药业,于2012年4月成为天目药业董事、实际控制人。
之后,长城国汇陷入内斗,经过多轮股权受让,湖南邵东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宗昌取代宋晓明成为实际控制人,并通过旗下4家基金实际控制天目药业。
2016年,长城集团取得天目药业控制权。2017年至2019年,长城集团通过违规借款、占用资金、连带责任担保等方式,涉嫌多次“掏空”天目药业。
一系列操作下,沉疴缠身的天目药业于2020年6月被实施退市风险提示,股票名称变更为“*ST目药”。
基于这些历史问题,崂山国资入主天目药业后,首先对公司组织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来,重组董事会,引入战略投资者,确保公司控制权稳定,如重新修订公司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摘帽、技改、资产优化三大战役以及战略引领、利润提升、凝心聚力三大行动。
二来,引入民企力量,构建市场化运营和竞争机制,在生产、销售、研发多端发力,推动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向好发展。
比如在生产端,天目药业在黄山新落地产能提升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建设1栋提取楼、1栋成品库、3条口服液生产线,并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预计2027年正式投入生产。
在产品端,公司聚焦精品中药主营业务,深耕铁皮石斛保健品系列和六味地黄口服液等OTC产品的销售体系建设。
反映到天目药业业绩上,也在持续向好。
2023年,天目药业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11.82%;利润为-0.38亿元。2024年,营收为2.17亿元,增长78.44%;利润为1524.5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度,营收为5229.3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773.52万元增长88.55%;利润为509.43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972.28万元。
2
站在崂山区层面,医药健康产业为全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成功“盘活”天目药业,对全区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同样是一大利好。
从天目药业这两年的动作看,崂山区也成为其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
2023年12月,天目药业北方销售中心暨青岛天目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崂山启用,标志公司开拓北方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了解,天目药业已制定青岛和杭州双中心发展战略,建立以青岛为中心的北方销售中心和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销售中心。
目前,青岛市场已成为支撑天目药业业绩的重要增长极。据天目药业发布,通过迅速切入以青岛为主的山东市场,借助大客户定制、线下分销等手段,公司构建起以铁皮枫斗颗粒为主,辅之以药酒、熊胆粉等联名款产品的保健品矩阵,实现了保健品板块营收大幅提升。
2024年度,公司旗下青岛模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天目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了青岛市卫健委、崂山区卫生健康局等多个大标的项目,为上市公司实现强力支撑。
除了市场层面,在产品研发层面,天目药业与崂山区也已展开合作。如青岛天目山健康科技与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出联名款新产品加强型白花蛇草水和臻庭药酒。
3
崂山国资盘活天目药业之外,诸如市北国资盘活凯撒旅业、西海岸国资盘活融发核电的案例同样非常典型。
总结看,这些成功案例背后,关键是做到将盘活上市公司与自身产业发展深度结合,通过在市场、资金等方面为公司提供支持,实现盘活上市公司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如市北国资2023年12月入主凯撒旅业以来,充分发挥本土文旅资源优势,与凯撒旅业开展密切合作。
尤其在青岛当前火爆的邮轮旅游市场,今年3月,凯撒旅业先是签约成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 “城市合伙人”;紧接着,4月6日,凯撒旅业旗下凯撒旅游独家包船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启航,这是爱达·魔都号的离沪首秀。
与此同时,市北国资还在增持凯撒旅业,彰显对双方后续合作向好的信心。
据凯撒旅业4月24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青岛环海湾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未来6个月内,拟以股票增持专项贷款及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0.7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1亿元。
但对于天目药业这样一家在研发创新上不占优势的中药制剂类上市公司来说,通过政府订单导入支持摘帽容易,但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还需要公司战略层面的调整。
尤其是,考虑到崂山国资拿下天目药业控制权投入了11亿,而天目药业常年只有2亿上下的营收规模巨额投入下,崂山国资肯定不会满足于引来一个销售中心,跟自身医养大健康产业结合只是开始,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整合大动作。
从早年的疯狂“买买买”、主动当“接盘侠”到如今沉下心来通过产业端与市场端协同发力、助力公司发展,更考验青岛国资专业操作的时候来了。
来源: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