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3日起,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奋勇争先 决战决胜‘十四五’”专栏,报道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
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3日起,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奋勇争先 决战决胜‘十四五’”专栏,报道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发挥优势、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锚定“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导向,沿着“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发展路径,聚集“2+4”重点工业产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勇毅探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同频共振,工业经济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跃升,为“十五五”新型工业化推进筑牢坚实根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
工业规模的持续扩张是
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的直观印证
龙岩市以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为抓手,全面激活工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速扩能。2021-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工业增加值连续跨越两个百亿台阶,202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6.7%,全市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8.6%。项目建设方面,2021-2024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企对接项目投资额完成率、开工率、投产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龙钢、新安科技、广汽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
产业集群能级的跨越式提升
彰显了龙岩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大力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2+4”工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497.1亿元和860.3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7.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9.1%,位列全省第四。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人工智能、下一代半导体等领域加速突破,易控智驾等无人驾驶领军企业成功落地。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力,武平高新区、长汀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武平县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新罗区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长汀稀土精深加工成为福建“金名片”。上杭县、武平县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区),数量居全省首位。
创新驱动为工业发展
注入持久活力
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强核工程,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向赋能。平台建设成果丰硕,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核心技术攻关捷报频传,8项成果获评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二,19种产品、39种产品分别进入国家、省首批次新材料目录,均位列全省前列。企业创新实力备受认可,德尔科技、晶旭半导体斩获“创客中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等佳绩。人才引育并举,入选国家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百人计划3人,引育省产业领军团队11个,排名全省第三,认定市级产业领军人才20人。
数智转型与绿色发展
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数智转型方面,龙岩在全国同等类型城市中率先组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示范引领效应凸显,累计培育9个国家级数字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和43个省级数字化应用标杆,数量居全省第三。融合应用深度拓展,成立5G+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推动2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建成使用,其中6个入选国家级5G工厂,数量居全省第三;“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推进,培育4家省级先进智能工厂、9个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8个项目入选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项目。绿色发展方面,实施绿色低碳升级工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84家企业列入省级以上绿色示范单位,漳平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紫金矿业、塔牌水泥等企业实现国家级绿色示范“零的突破”。绿色产品开发成果突出,累计开发国家重大先进环保技术装备3项、国家节能技术装备示范产品2项和绿色设计产品16项,数量居全省前列。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9.6%,降幅居全省第一。
企业培育与营商环境优化相得益彰
激发市场主体蓬勃活力
我市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工作,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及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连续三次在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位列第一梯队。企业主体不断壮大,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185家,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4家,紫金矿业营收突破千亿,跻身全省仅有的3家千亿级工业企业行列。优质企业矩阵加速成型,培育省级工业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2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25家(其中国家级27家),占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仅次于厦门、福州,位居全省第三,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常青新能源研发人员对回收电池黑粉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
记者手记
“十四五”以来,龙岩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绘就了一幅产业升级、创新涌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我市将持续培育壮大“2+4”重点工业产业,推动“矿业+”全链条发展,前瞻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发展县域重点产业链。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龙岩工业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续写新的辉煌,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工业动能。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