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的“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提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省流感活动水平已进入上
及时接种疫苗不仅能预防,还能建立免疫屏障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的“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提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省流感活动水平已进入上升期,流行的流感毒株与全国基本一致,其中甲型H3N2占比90%,为主要流行毒株,另有零星的乙型流感。目前我省进入流感活跃期,在此,江西疾控提醒广大居民做好冬春季流感的防控。
流感并非“小毛病”,高危人群需防护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专家表示,感染流感后,通常突发高热、肌肉酸痛、头痛以及全身不适。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咳嗽和咽痛的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如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的患者,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严重的还可以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流感不是小毛病,需引起重视。
流感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飞沫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感染者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是流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此外,被污染的饮食、餐具和毛巾等物品也可能成为间接传播的媒介。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流感病毒还可能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传染性极高。
疫苗接种有讲究,需要每年接种
流行期还能接种疫苗吗?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0月,以确保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但即使错过最佳接种期,在整个流感流行期内接种仍有防护效果。
不少人疑问“去年打过疫苗,今年是否还需接种”,疾控专家解释,一般来说,流感疫苗接种后2至4周可产生保护水平抗体,对抗原类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至8个月,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每年流行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多招筑牢“防护墙”,这些要点需记牢
专家表示,冬春季预防流感,需从多方面入手:养成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科学戴口罩的卫生习惯,保持居室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及优质蛋白)、适度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疾病高发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乘坐公共交通时规范戴口罩。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减少重症发生。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还能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在人群中传播。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建议医务人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儿童、养老机构、托幼机构以及中小学校等高风险人群以及重点场所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感染流感后,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及时就诊。(洪观新闻记者 万清云)
来源:南昌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