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80%却无特效药?直击埃塞马尔堡病毒,传播路径竟是摩托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7:05 1

摘要: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潜伏期最长可达21天,感染者初期会出现高烧、乏力等症状,随后可能发展为严重出血热,伴有呕吐、腹泻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非洲东部再次拉响疫情红色警报!

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近日确认出现马尔堡病毒病例,这种致死率最高可达80%的出血热病毒,已引发全球公共卫生机构高度戒备。

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10月24日发布的声明中确认,该国金卡地区已发现至少9例感染病例,目前正紧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潜伏期最长可达21天,感染者初期会出现高烧、乏力等症状,随后可能发展为严重出血热,伴有呕吐、腹泻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等体液传播,在医疗条件薄弱地区,死亡率可攀升至80%,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检测到的病毒株与近年东非地区流行毒株高度相似,暗示可能存在区域性传播链。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门已迅速在金卡地区设立隔离中心,并开展密接者追踪,非洲CDC派出专家团队支援,重点加强边境口岸的发热筛查。据世界卫生组织10月20日通报,当地已启用移动实验室进行快速检测,但部分偏远村庄的医疗物资供应仍显紧张。

一位在现场的无国界医生透露,某村庄曾有3名出现发热症状的居民共用一辆摩托车前往诊所,途中发生呕吐物污染,导致后续使用者感染,这个案例凸显了基层防控的复杂性。

目前全球尚无获批的马尔堡病毒疫苗或特效药,但治疗性抗体和疫苗研发取得新进展,美国萨宾疫苗研究所的候选疫苗已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实现100%保护率,预计2026年启动二期临床试验。

同时,刚果(金)今年9月成功采用单克隆抗体联合支持疗法,将一名输入性病例的死亡率从预估的70%降至30%,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本次疫情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卢旺达疫情中,一名康复者血浆提取的抗体曾成功救治2名危重患者;而今年坦桑尼亚疫情控制经验表明,社区志愿者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并隔离,能将传播风险降低50%。这些案例提示,早期诊断和社区参与是遏制疫情的关键。

尽管马尔堡病毒威胁严峻,但国际社会已建立起成熟的疫情响应机制,随着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治疗方案的优化,人类正逐步掌握应对这种致命病毒的主动权。

正如世卫组织所强调:“团结协作和科学应对,是我们抵御全球健康威胁的最强防线。”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