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教不改! 携程又被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21:39 1

摘要:9月17日晚间,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重磅消息,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经调查核实,该平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

9月17日晚间,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重磅消息,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经调查核实,该平台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的问题。

此次约谈的背景源于携程平台近期被多次投诉的“调价助手”功能问题。

据正观新闻消息,2025年7月,郑州多家酒店商户举报,他们在携程平台上架的酒店房间价格被携程私自修改。多位酒店负责人称,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

7月9日下午,正观新闻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正在调查中,已向携程平台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其他情况暂不便透露。”

直至7月17日,仍有商家在黑猫投诉平台控诉称,携程一直在不经过我们商家的同意,私自加入调价助手,导致我们价格紊乱。

在约谈之前,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已于2025年9月4日依法向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本次约谈旨在督促企业全面整改、规范运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监管不断深化,携程已多次因“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价格欺诈”等问题被多地部门约谈。

平台依仗市场份额及流量优势,通过单方拟定规则主导商户经营,甚至借助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干预商家自主定价权——此类行为不仅遭到众多商户投诉,也持续消耗消费者信任。尽管携程多次公开承诺积极配合整改,但结合其高管近期进行的减持操作,仍引发市场对其内部合规整改诚意与未来业绩预期的质疑。

携程业绩增长下

高管频频减持

1999年5月,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季琦四人创办携程。早期,在线旅游市场尚未成熟,消费者对在线预订旅游产品的接受度较低。但同时,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加剧。携程则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服务体验,逐渐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2003年12 月9日,携程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天,携程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自2013年成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后,又通过一系列合并与入股行动,2015年与去哪儿网合并,入股同程旅行等,不断巩固自身在行业内的统治地位,形成了所谓的“携程系”。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携程在平台规则制定、服务提供等方面拥有了更大话语权。

近年携程更是开启了一波气势如虹的业绩增长。2023年全年收入445.62亿元,同比增长122.19%;2024年全年收入为533.77亿元,携程仍然实现接近20%的收入增幅

2025年上半年,携程营收达到287亿元,经营利润76.65亿元,净利润高达91.94亿元。仅2025年第二季度,携程营收就达148.64亿元,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6%。

分业务来看,携程2025年第二季度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62亿元,同比增长21%。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1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旅游需求的强劲反弹,尤其在节假日期间表现突出

在线旅游巨头携程再度迎来业绩丰收期,公司高管和早期投资者却选择大幅减持套现,引发市场对行业未来走势的广泛猜测。

据携程递交给美国SEC的文件显示,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计划出售公司100万ADS,套现7375万美元(约5.27亿元人民币)。

携程联合创始人、总裁范敏也递交文件,计划出售7万股ADS,价值454.44万美元(约3242万元人民币)。加上今年5月的减持,范敏2025年以来累计套现达6200万元。

根据携程2025年2月28日的股权结构,梁建章持股5.3%,CEO孙洁持股2.1%。百度持股7%,Capital World Investors持股6.2%,BlackRock持股5.3%,而范敏持股已不足1%。

对比2024年的数据,百度持股比例从9.4%下降至7%,减少了2.4个百分点。梁建章持股比例反而从5%增加到5.3%,孙洁也从1.9%增至2.1%。

这一减一增之间,携程的股权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百度作为曾经的最大股东,正在逐步淡化与携程的关系,而管理层持股比例则在稳步上升。

多次被约谈

合规问题持续受关注

郑州事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携程乃至整个OTA平台监管困境的一个最新切面。

2025年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五家涉旅平台企业,就各平台可能存在的“二选一”行为、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及哄抬价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风险通报,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立即开展自查自纠,禁止一切价格违法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大数据杀熟”现象也持续引发公众关切。根据澎湃新闻3月11日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在携程购买大阪环球影城门票时疑似遭遇价格歧视——购票前查询价格为1800元左右,完成机票支付后同一产品价格却跳涨至2600元,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价。携程当日回应称已收到反馈并启动核实。

但这一问题明显并未得到根治,大望财讯于2025年9月18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携程 杀熟”,共发现781条投诉,且在近三个月该问题仍频繁发生。

酒旅市场竞争加剧

抖音、京东、美团等多方入局

即时零售和外卖大战腥风血雨,OTA市场同样山雨欲来。2025年以来,抖音、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酒旅、机票预订等携程的核心业务,试图分食市场蛋糕。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酒旅动销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近7倍,支付GMV同比增长300多倍,其中直播占比最大且增速尤其快,酒旅直播支付GMV同比增长了200多倍,用户侧,酒旅直播观看总时长同比提升206%,看播次数提升273%。

6月18日,京东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推出“京东酒店 PLUS 会员计划”,承诺参与商家可享“最高三年0佣金”,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直言:“要为酒店餐饮提供新通路,比拼‘更好产品、更便宜价格、更优服务’”,矛头直指携程的高佣金体系。

美团则凭借“吃住行游购”一体化生态和高度整合的会员体系,持续强化在年轻用户中的黏性和场景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携程面临的在线旅游市场环境挑战也日益凸显。

商务差旅仍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旅游消费呈现结构性分化,本地化与远程目的地同步发展,而传统中长途旅游板块承压明显。消费行为正在变得高频化、碎片化和社交化。越来越多人热衷于短途游,并习惯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和分享互动,小众景点和下沉市场的潜力被不断激发,携程赖以生存的“搜索-预订”模式正面临用户习惯变迁的挑战。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达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增长15.2%,与携程2025年净利润增幅基本持平,换句话说,携程已从早期复苏阶段的领跑身份,逐步转变为与行业整体增速趋同的参与者。

而面对持续加强的监管力度,携程在持续投入资源应对合规审查的同时,频繁负面事件也会为其品牌公信力带来修复压力。

对于携程而言,一次约谈是警示,连环约谈则是症候。OTA的运营模式正不断遭遇冲击,依靠用户规模与规则壁垒“躺赢”的时代一去不返。携程的“整改”承诺,需要的不只是对监管的回应,更需要进行一场从内部思维到商业模式的深刻革命。

来源:大望财讯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