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5日,随着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期结束,兴安盟交出全年“零火灾”的优异答卷。全盟上下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以“防灭救”一体化推进的坚实举措,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11月15日,随着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期结束,兴安盟交出全年“零火灾”的优异答卷。全盟上下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以“防灭救”一体化推进的坚实举措,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域,兴安盟始终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方针,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程可控的防控体系。
阿尔山市组织宣传车播放《森林草原防火条例》
在责任落实上,依托林草长制,建立盟、旗县市、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责任链条,将5702个防火责任区精准划分到人,8000余名专职护林员、草管员常年坚守巡护一线,确保“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
在科技赋能上,整合57个远程视频监控点、森林草原防火感知系统平台和风云四号卫星天气应用平台,联动气象卫星遥感、飞机巡察、高山瞭望与人工巡护,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24小时不间断守护中蒙边境线及全盟行政区域,实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阿尔山市林草局点烧边境防火隔离带
源头管控是守住生态安全的关键。林草部门抢抓春秋两季可燃物清理黄金期,通过机械翻耕、计划烧除等手段,高质量完成131公里边境防火隔离带、6829亩林缘及重要设施周边防火隔离带建设,有效拓宽阻隔空间,从物理层面降低火灾蔓延风险。
全民防火意识持续提升。全盟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七进”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单15万份,发送防火提示短信90万条,举办主题宣传活动120场次,覆盖群众超100万人次。清明、“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线上线下联动倡导文明祭祀、绿色出游,“防火责任人人担”的理念深入人心。
突泉县防火工作人员讲解野外违规用火的法律后果和安全隐患
持续推进重大火灾隐患动态清零专项行动。实行清单式管理、台账式销号,严控违规用火。同步开展“林电共安”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清理输电线路周边可燃物,从源头化解“树线矛盾”引发的火灾风险。
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同步强化。全盟组建56支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1683名队员全年保持临战状态,定期开展体能训练、战术演练和实战模拟,不断提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实战能力。
科右中旗林草局专业扑火队检修灭火机具
物资保障持续加力。全盟更新补充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消防水车及个人防护装备等6900台(套),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管得住”。
区域协同机制日益完善。兴安盟主动与呼伦贝尔市等毗邻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火情信息实时共享、应急力量协同调度,构建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联动格局,显著提升了区域整体防火效能。
来源:兴安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