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18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北京只待了两天,就火速买机票飞回广州,不是为了赶场活动,也不是为了训练,而是直奔医院——就为了看看刚做完手术的好友梁小静。
谁能想到?18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北京只待了两天,就火速买机票飞回广州,不是为了赶场活动,也不是为了训练,而是直奔医院——就为了看看刚做完手术的好友梁小静。
据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11月18日报道,全红婵14日独自飞往北京,当时大家都猜她是重返国家队,或是接受央视节目邀请,结果17日就匆忙返程,一现身就是在广州某医院的病房里。而她探望的梁小静,正是在15日全运会4x100米混合接力决赛中意外受伤的短跑名将,交接棒时与队友碰撞摔倒,导致右肩锁骨骨折,当天就安排了手术,未来还要面临3到6个月的恢复期。
这场跨越千里的探望,戳中人心的不只是姐妹情深,更藏着两个让人动容的细节。第一个让人暖心的事实是:全红婵自己刚经历复出后的起伏,却第一时间把朋友放在心上。本届全运会上,她时隔183天重返赛场,虽然帮团队拿下女子团体金牌,但双人10米台只拿到第5名,无缘领奖台,心里难免有落差。可得知梁小静受伤的消息,她二话不说调整行程,带着精心准备的水果和玩偶赶到医院,全程握着梁小静的手轻声安慰,像个小大人似的叮嘱她“好好养伤,别想太多”。
更让人惋惜的是梁小静正处职业生涯巅峰。北青网报道显示,今年5月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她以11秒37的成绩夺得女子100米冠军,帮中国田径时隔12年重夺该项目亚锦赛金牌,之后还带领队友拿下4x100米接力冠军。今年她状态大爆发,不仅三刷个人最佳成绩,还成为24年来首位晋级室内世锦赛女子6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本以为能在全运会上再攀高峰,却被意外打断。而锁骨骨折对短跑运动员来说影响极大,像自由式滑雪运动员李方慧就曾因锁骨骨折留下心理阴影,影响比赛发挥,短跑需要摆臂发力,恢复期的训练调整更是难上加难。
这里藏着一个反常识的见解:体育圈的友谊从不是“同行是冤家”,而是“懂你的不易,所以格外珍惜”。很多人觉得运动员之间只有竞争,却不知道他们最能共情彼此的伤痛与坚持。就像前不久全运会上,游泳冠军杨浚瑄和羽毛球名将何冰娇,跨项目互相鼓励,一个在游泳决赛逆转后想到对方的打气,一个在关键战役前靠着好友的鼓励逆风翻盘。全红婵和梁小静虽然一个跳水一个短跑,但同为广东队的核心选手,都经历过训练的艰辛、伤病的困扰,这种“我懂你站在赛场的荣耀,也懂你受伤离场的遗憾”的默契,比普通友谊更显珍贵。
给大家提个实在的启发:真正的朋友,从来都在“关键时刻”出现。就像全红婵放下手头的行程,只为给受伤的好友一句安慰;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在你失意时主动靠近、在你难过时默默陪伴的人,才是值得珍惜的情谊。不是天天见面才叫亲密,而是哪怕隔着千里,也会把你的事放在心上。
全红婵这波“反向操作”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不仅有赛场上的拼劲,更有生活里的温度。她把直播首秀4.3万的收入全部捐给乡村儿童,现在又为好友跨越千里赶回来探望,这份纯粹和善良,比金牌更让人敬佩。体育精神从来不只是输赢,更是这种互相扶持、彼此温暖的力量。
你身边有过“为朋友义无反顾”的经历吗?比如放下重要的事赶去陪伴受伤的TA?你觉得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普通人的友谊有什么不一样?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和看法。
来源:伙伴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