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深入贯彻落实地理标志保护相关决策部署,锚定“标准筑基、监管护航、协同共治、科技赋能”核心目标,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地理标志保护新格局,将保护工作深度融入红心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破解系列发展痛点,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走出“地标兴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深入贯彻落实地理标志保护相关决策部署,锚定“标准筑基、监管护航、协同共治、科技赋能”核心目标,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地理标志保护新格局,将保护工作深度融入红心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破解系列发展痛点,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走出“地标兴产业、产业促振兴、振兴优环境”的特色发展路径。
筑牢标准筑基“压舱石”,夯实品牌核心根基
构建多元标准体系。联合农业农村部门、产业研究中心,建立“地方标准+团体标准+采收规范”三位一体标准体系,发布《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覆盖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等全环节,同步推行《地理标志产品苍溪红心猕猴桃》团体标准。
严格采收管控标准。每年发布采收通告,以糖度、干物质等核心指标严控果实成熟度,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推动优质果率提升20%。
强化标准落地执行。推广粮猕套作、溃疡病防治等新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覆盖率95%以上,农药残留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相关经验获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织密监管护航“防护网”,构建全链条保护格局
推行网格化产地监管。在产地配备“执法人员+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巡查违规投入品使用、早采催熟等行为,2024年以来查处违规案件16起。
实施线上线下联动监管。利用大数据监测电商平台关键词滥用情况,同步开展线下交易市场巡查,实现线上线下监管无死角。
深化跨区域协同监管。与成都、重庆等地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实现线索移送、证据互认,成立专项打假小组,2024年查处的“某公司侵犯证明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全国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凝聚协同共治“向心力”,健全长效保护机制
强化党政统筹引领。将地理标志保护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苍溪县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保护机制》等制度,建立“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协会实施、企业参与”的工作体系。
深化政企协同发力。县猕猴桃协会成立保护工作站,近5年开展维权活动21次,4件司法诉讼均胜诉,同时推行“行业自律+企业承诺”机制,引导授权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
营造社会共治氛围。设立维权援助中心及12个工作站,开展“三进”宣传活动,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推动形成“人人关心地标、人人保护地标”的良好局面。
激活科技赋能“新动能”,提升智慧保护能级
搭建特征数据库。建立地标产品特征数据库,通过数字化实现“一键比对、快速鉴别”,单批次检测成本降低40%以上。
深化数据互通共享。推动电商平台与监管部门数据互通,搭建交易记录实时核验系统,提升监管精准度和效率。
优化跨区域协作效能。与成渝地区等主要销售地深化跨区域协作机制,2025年实现跨区域案件协查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同时升级维权奖励机制,最高奖励5000元。
苍溪县通过系统化地理标志保护实践,成效显著。“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牌价值年复合增长率达38%,连续5年入选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100强,累计授权企业效益提升明显。截至目前,已带动超10万农户增收,人均年收入超8万元,侵权投诉量下降35%,企业满意度达98%。(来源:苍溪县市场监管局)
来源:市监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