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播画面里,莉莉的睡衣扣子被放大到屏幕两倍高,弹幕刷得比心跳还快,而镜头背后,陈浩正把刚到账的比特币换成美元。
“直播画面里,莉莉的睡衣扣子被放大到屏幕两倍高,弹幕刷得比心跳还快,而镜头背后,陈浩正把刚到账的比特币换成美元。
”——这就是去年十月三十号凌晨两点零七分,跨国暗网频道里最热门的一帧。
没人想到,一个住对门的普通男人,能把嫉妒变成生意,把生意做成跨国链条。
现在国际刑警组织把这段录像写进卷宗,当教材用。
事情爆开以后,很多人只看见“偷拍”两个字,却忽略了他为什么敢把镜头装在人家床头。
答案简单到寒碜:陈浩算过账,违法成本低于收入。
警方调银行流水,他靠付费直播一天最高进账四万二,而我国对“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顶格刑期才七年。
七年换几千万,他觉得自己赌得起。
数字冷冰冰,却解释了他为什么敢在妻子生日那天还给莉莉家送带摄像头的空气加湿器——那台加湿器出厂价三百,直播间里打赏一晚就能回本。
技术细节更露骨。
他把镜头藏在加湿器注水孔里,镜头直径只有两毫米,供电直接取加湿器线路,录像通过WiFi6路由器的“访客网络”通道上传,家里主网络根本查不到流量。
警方实验室复刻流程,发现整套改装花不了两百块,零件淘宝都能买。
更狠的是,他用“病理性嫉妒症”当挡箭牌,鉴定报告写得密密麻麻,核心一句:患者对“社会优势对象”存在无法自控的破坏冲动。
翻译过来就是:他看见别人过得好就手痒。
法院如果采信,刑期可能打折。
张诚被紧急召回,是因为只有他能在不开拆的情况下让偷拍芯片失灵。
他把 EMP 做成烟盒大小,功率调到只瘫痪五米内的镜头,不伤人。
现场测试,三十秒里八台偷拍设备全黑屏,数据却完整保留,方便取证。
这项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警方第一批采购了三百套,专供酒店查房用。
张诚说,他不是英雄,只是比坏人更熟悉电路。
有人担心,以后住酒店是不是得先拿仪器扫一遍。
数据摆在这儿:今年一季度,全国偷拍报案同比涨了三倍,其中七成发生在民宿和短租公寓。
市场监管总局的新规八月一号实施,所有带摄像头的家电必须配物理挡板,出厂前要通过安全认证。
可挡板能挡良心吗?
陈浩案里那台加湿器,出厂时根本没有摄像头,镜头是后来用电钻手工打的孔,挡板完好无损。
更该盯的是暗网支付链。
陈浩的收入全走比特币,混币器转三次,国际刑警追到第三层钱包就断线。
现在各国警察统一思路:不追币,追人。
只要有人取现,就能摁住。
六月三号,深圳警方根据这条思路抓到另一名上线,现场缴获现金三百八十万,手机里有三十个“家庭直播间”。
新闻只报了数字,没报细节,我拿到案卷扫了一眼,最畅销的频道标价每月二百美元,会员三千人,一年流水七百二十万,成本只是一颗九块九的摄像头。
普通人能做什么?
警方教了三步:
一,进房间关灯拉帘,手机录像对准可疑位置,如有红外亮点,多半是镜头;
二,连自家WiFi前先用路由器后台看连接列表,陌生设备立即踢出;
三,网购反偷拍APP要认准公安部安全认证编号,别贪便宜,九块九的检测软件自己就是木马。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可心理干预门诊的数据摆在那儿:莉莉接受六个月治疗后,仍然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
医生写得很直白,“私人空间被直播”造成的创伤,跟遭遇入室抢劫同级。
陈浩的律师想以“没有身体伤害”争取减刑,检方直接甩出心理评估报告, PTSD 指数高于交通事故幸存者。
案子还没判,陈浩已经在看守所收到三封离婚协议。
他老婆之前不知道,丈夫夜里十一点说去跑步,其实是去对面楼调镜头角度。
她翻到银行流水那天,先吐后哭,第二天就带孩子搬回娘家。
看守所民警说,陈浩收到协议后只问了一句:“孩子以后考公务员,政审会不会受影响?
”民警回他:“你先担心自己能不能赶上孩子高考。
”
技术升级、法律升级,都比不上人心升级。
深圳那名上线被捕后,供词里写得很细:他专挑“看起来幸福”的家庭下手,因为“观众爱看完美生活被撕开”。
需求存在,偷拍就不会绝迹。
法律能把陈浩关十年,可只要还有人愿意花二百美元看别人一家吃饭睡觉,市场就关不上。
反偷拍设备销量涨十五倍,说明大家怕了,可怕完以后呢?
EMP 烟盒、物理挡板、AI 检测,全是事后堵漏。
真正的前置动作只有一条:把身边人的嫉妒当风险。
已经有科技公司把“亲密关系心理评估”写进员工入职流程,配偶、长期室友都要填表,题库里有“是否对成功者产生强烈不满”这类选项。
听起来夸张,可人事部给出的数字是,评估上线后,员工宿舍偷拍投诉为零。
案子宣判那天,法院会把陈浩的直播收益全部没收,上缴国库。
可没收的是钱,不是欲望。
下一个陈浩可能正在下单摄像头,也可能就在你我的朋友圈。
技术永远追得上违法,也永远追不上人心。
你愿意先怀疑那个最不想怀疑的人吗?
来源:端庄柑桔6qY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