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敏洪在南极冰原上发来的32周年贺信,直接把新东方员工整不会了。这位教育界大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身后是白茫茫的冰川,嘴里呼出的白气和"祝新东方生日快乐"的字幕形成魔幻对比。
俞敏洪在南极冰原上发来的32周年贺信,直接把新东方员工整不会了。这位教育界大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身后是白茫茫的冰川,嘴里呼出的白气和"祝新东方生日快乐"的字幕形成魔幻对比。
员工群里瞬间炸锅,有人吐槽"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们在北京吸雾霾加班",这波操作堪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要知道这可是双减政策后新东方的第二个生日,去年这时候公司还在大规模裁员,现在老板却跑到地球最南端搞行为艺术。
仔细看贺信视频会发现不少细节。俞敏洪说话时眉毛上都结着冰碴,但吐字依然字正腔圆,不愧是靠嘴吃饭的英语老师。他特意提到"新东方正在转型",镜头扫过随身带的《南极探险指南》,书页上全是笔记。
更绝的是视频结尾突然插入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画面,这波硬广打得防不胜防。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段视频拍摄成本不低于50万,光卫星通讯费就够普通打工人半年工资,但带来的品牌曝光价值可能超过5000万。
转型之路暗藏玄机。自从教培行业地震后,新东方股价跌去90%,现在靠着直播带货勉强续命。东方甄选最近三个月GMV突破20亿,看似风光,但利润率还不到传统教培业务的五分之一。
更尴尬的是核心团队出走,原新东方名师现在分散在各平台当知识博主。俞敏洪这趟南极行明显是在下一盘大棋,既要稳住剩余员工的军心,又要给资本市场讲新故事。可惜投资者不太买账,贺信发布后股价不涨反跌,看来大家还是更关心财报数字而不是南极风光。
员工心态相当微妙。表面都在转发老板视频配文"感动",私下却流传着"南极庆生北京啃饼"的段子。有离职员工爆料,现在留在新东方的要么是没地方去的,要么是在等赔偿金的。
最扎心的是对比图:俞敏洪穿着万元级防寒服笑对冰川,北京总部前台还摆着"节约用电"的提示牌。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画风,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同公司不同命"。不过也有老员工表示理解,毕竟老板自掏腰包带团队转型,总比某些卷款跑路的强。
行业对比更显荒诞。同样遭遇双减打击,好未来选择all in素质教育,猿辅导转行卖羽绒服,作业帮开始搞打印机。比起这些同行,新东方至少还在坚持"知识传播"的本行,虽然是从教室转到了直播间。
看看董宇辉卖大米都能卖出文化底蕴,确实比其他主播高出一个level。但问题在于,这种知识型直播的天花板有多高?总不能指望全国人民天天为文化情怀买单吧?
南极行的隐藏任务浮出水面。俞敏洪不是一个人去的,随行还有两位神秘人物——某短视频平台高管和农产品供应链大佬。三人同框的照片虽然模糊,但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结合东方甄选最近发力自有品牌的动向,这很可能是要为直播业务搭建护城河。要知道现在农产品带货赛道已经挤成早高峰地铁,没有独家供应链根本玩不转。老俞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确实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老板高明得多。
未来走势充满变数。新东方手里还握着200多亿现金,足够折腾好几年。但教育公司的基因能不能做好电商,始终是个问号。尤其当抖音开始严打"知识带货"的擦边球,快手大力扶持工厂直营,留给东方甄选的时间不多了。
老俞在贺信里说"要向死而生",这话听着悲壮,实则透着无奈。要我说,与其花50万拍南极vlog,不如给直播间多发点优惠券。毕竟现在的消费者现实得很,情怀不能当饭吃,但满减真的可以。
来源:扎巴依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