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斯坦福具身大佬赵子豪(Tony Zhao)与迟宬(Cheng Chi)联合创办的机器人公司Sunday于近日浮出水面,并宣布将于11月19日发布产品。
henry 发自 凹非寺
具身智能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两位博士创业了。
斯坦福具身大佬赵子豪(Tony Zhao)与迟宬(Cheng Chi)联合创办的机器人公司Sunday于近日浮出水面,并宣布将于11月19日发布产品。
最近的一波预热,更是引来Andrej Karpathy在内的一众大佬站台。
他们不仅声称自己的产品,将成为像Macintosh、iPhone、ChatGPT一样的划时代产品。
而且据说也已经让机器人具备了猫级智能(LeCun狂喜)。
网友称他们是具身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佬,风投也早在一年半以前就笃定他们的路线。
那么,这到底这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创始人又有何魔力?
就目前来看,Sunday这家公司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密。
纵观Sunday的推特主页,就只有两条简短的demo。
官网首页则只有四个大字:敬请期待(Coming soon),一切的一切都把谜底留在了11月19号。
按发布时间顺序,在仅有的两条演示视频中,第一条是机器人操作全尺寸意式咖啡机,时长10秒。
我们看到了机器人将粉碗对准喷嘴,扣好,旋转、固定,一气呵成。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摇操,但也属实是很少见了。
对此,赵子豪表示:真正的咖啡机让操作策略与处理轻便的塑料盘子完全不同,暗示了这一操作的难度。
另一条demo则是机器人夹起盒子里的东西。
虽然有网友吐槽“速度太慢”,但我们勉强可以在有限的视野和镜头中看到这个末端执行器似乎有些不一样。
毕竟,两位大佬正是从ALOHA这类低成本(low-cost)硬件起家的,这次是否会推出全新的末端执行器硬件,值得期待。
不过,密虽密,在赵子豪前段时间曝光的推特中,也透露了更多信息。
比如,在卡帕西等大佬站台的图片中,就有一个被打了马赛克的大家伙,而这很有可能是即将揭晓的人形硬件。
(注:11月6日,大神Andrej Karpathy以及Kevin Weil(OpenAI)、David Singleton(Stripe)、Percy Liang(斯坦福大学)、Dylan Field(Figma)、Hugo Barra(Oculus/Android)和 Sarah Guo(Conviction)等一众大佬,齐聚Sunday)
赵子豪也是在后续的帖文中证实了这一点:新机器人有手臂。
此外,赵子豪提到,Sunday产品的目标是在 “可爱” 与 “实用” 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白色脸庞红色帽子的设计还颇有点园丁,邮差的气质。
就目前来说,这个“小红帽”着实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至于19号的发布能否一次性满足期待,就看当天的表现了。
在评价咖啡机操作时,Sunday的另一位联创迟宬在表示操作难度的同时,也透露了自家的技术路线:
毫米级精度超越了执行器的极限,扭矩太大以至于需要热量管理。掌控从硬件到人工智能的完整技术栈是唯一的途径。
这种从硬件到大脑的全栈技术线路,在要么做大脑、要么做硬件的硅谷略显另类。
那么,这俩人凭什么做全栈呢?
首先,在技术层面,就像开头所说的,赵子豪和迟宬可谓具身智能领域的半壁江山。
赵子豪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已辍学all in创业)、曾就职DeepMind、特斯拉和GoogleX等公司。
他不仅是ALOHA、ACT(Action Chunking with Transformers )、Mobile ALOHA等明星工作的核心作者,而且还是谷歌Open X-Embodiment数据集、手术机器人(Surgical Robot Transformer,SRT) 的贡献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他本科期间的导师是Physical Intelligence的联创,具身大牛Sergey Levine,博士期间的导师Chelsea Finn则是机器人学习和强化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而她也是Physical Intelligence的联创之一。
此前,赵子豪及其团队最出圈的莫过于“斯坦福的煎虾机器人”(Mobile ALOHA)。
视频中,Mobile ALOHA扮演了全能机器人管家的角色,而即将发布的Sunday也很可能会延续之前ALOHA系列的家务场景。
另一位联创迟宬同样就读于斯坦福,他的导师是著名机器人学者宋舒然。
他不仅是UMI(Universal Manipulation Interface )、Diffusion policy的一作,同时也是具身数据集Open x-embodiment、Droid的贡献者之一。
可以说,这两位联创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已将硬件、数据、算法大脑的全链路牢牢掌握,而斯坦福系在具身智能领域的人脉与资源之雄厚,更是无需多言。
除了他们的明星导师宋舒然、Sergey Levine、Chelsea Finn、Dan Klein等人,卡帕西等一众大佬的站台,也足以彰显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
如今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但这显然不是难题。
虽然Sunday近期才开始集中宣传曝光,其推特账号注册也仅1个多月,但这家公司实际上已筹备了一年半。
此前,赵子豪曾在X上发帖,附上一张一年半前的照片,感谢风投公司Conviction的Sarah Guo和Pranav Reddy给出的 “第一份投资意向书”。
而Sarah Guo和她的Conviction,本就是知名的AI初创领域投资机构。
可见大佬创业,最不缺的便是资金支持。
去年,Mobile ALOHA因炒菜爆火全网时,赵子豪在一次采访中坦言,他们距离商业化产品还有相当距离,但他在个人简介中却毫不掩饰对创业的兴趣。
他表示:
任何领域永远都有创业公司的机会。初创企业可以更灵活、更专注、更快速地执行。
去年8月,赵子豪在转发宇树机器人的推特时曾写道:
硅谷可以一直说服自己,他们在“软件”和“AI”方面是最强的,直到一家中国硬件创业公司在量产人形机器人上实现了最先进的AI驱动运动。来自中国的新兴硬件公司不会满足于仅仅做制造,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想要纵向整合,打造出AI时代的iPhone和特斯拉。需要提醒的是,硅谷最初是从70年代的“低利润、高资本支出”硅产业起步的,这才造就了今天高利润、无限可扩展的软件生态系统。过去10年的软件繁荣是一个幸运,而非常态。如果硅谷继续抱有过于乐观的想法和错误的预设,其在具身AI的竞争中可能会失败。
如今,他们自己的产品终于浮出水面。
[1]https://x.com/tom_jiahao/status/1989762497373786250
[2]https://x.com/tonyzzhao
[3]https://x.com/chichengcc
[4]https://www.linkedin.com/in/tony-z-zhao/
[5]https://tonyzhaozh.github.io/
来源:量子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