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黑人留学生带电脑手机回国后,为何强烈建议孩子去中国留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5:02 1

摘要:初到中国时,他最惊讶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课堂上的“硬核配置”——VR实训设备能模拟建筑施工全流程,AI助教可随时解答专业疑问,就连CAD课程都融入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真实工程案例。“在赞比亚上学时,我们只能看纸质图纸,而在这里能亲手操作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就像把

坦桑尼亚商人穆萨每次向亲友展示从中国带回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时,总会额外补上一句:“这些只是附带的收获,真正该带回国的,是中国的教育机会。”

这位曾在威海职业学院求学的留学生,如今成了家乡小有名气的“中国留学推荐官”,他的故事恰是中非教育合作热潮下的生动缩影。

2022年,穆萨通过中土集团的合作项目来到威海职业学院,主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初到中国时,他最惊讶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课堂上的“硬核配置”——VR实训设备能模拟建筑施工全流程,AI助教可随时解答专业疑问,就连CAD课程都融入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真实工程案例。“在赞比亚上学时,我们只能看纸质图纸,而在这里能亲手操作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就像把工地搬进了教室。”穆萨的笔记本里存满了实训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威海利东建筑科技公司观摩时拍的,预制构件“搭积木”般建房子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

去年暑假,穆萨带着攒钱买的电脑和手机回到坦桑尼亚。亲友们围着新设备赞叹时,他却打开电脑展示起自己的毕业设计——一份结合中国建筑标准的乡村校舍改造方案。

“你们看,用中国学到的技术,能让家乡的房子更结实、成本更低。”更让大家羡慕的是,凭借在中国企业的实训经历,穆萨已收到中土集团赞比亚分公司的预录用通知,毕业就能入职,薪资是当地同类岗位的两倍多。

穆萨的邻居萨米曾质疑“去中国留学值不值”,直到亲眼见到穆萨的变化。萨米的儿子想学电子商务,却苦于家乡缺乏专业教育资源。

穆萨立刻拿出手机,展示大湾区的电商生态:“广州的直播带货、深圳的跨境物流,这些在中国都能学到实操技能。

威海职业学院正在把专业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以后还能拿中国职业技能证书,在非洲也好用。”现在,萨米正忙着帮儿子申请中国的职业院校。

在中国的两年里,穆萨的收获远不止专业技能。他记得刚入学时汉语零基础,班主任孟老师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如今他已能流利使用专业术语交流。

周末逛超市时,手机支付、刷脸进门的便捷体验让他着迷,这些场景被他拍成视频发到社交平台,意外收获上万粉丝。“中国的便利不是天生的,是技术和教育积累的结果,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今年初,穆萨作为优秀留学生代表,参加了赞比亚-“班·墨学院”的揭牌仪式。当看到17名学弟学妹接过录取通知书,踏上和他相同的求学之路时,他格外感慨。

这个由威海职业学院、赞比亚铜带大学和中土集团共建的学院,采用“1+1+1”培养模式,学生先在赞比亚打基础,再到中国学技能,最后回非洲实训就业,完美解决了留学生的升学与就业难题。

如今,穆萨常对家乡的年轻人说:“电脑和手机会过时,但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思维能受益一辈子。”

他的手机里存着一张与中国同学的合影,背后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共同体”的横幅。据他了解,这个有91家单位参与的联盟,正在把中国职教模式推向更多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高校已主动对接希望复制这一模式。

下个月,穆萨将返回中国完成最后一年学业。临行前,他给即将入学的学弟们列了一份“留学清单”:带好笔记本记录知识,准备手机拍摄学习日常,更要带着求知欲去感受中国的教育力量。“我不仅要自己学好本领,还要让更多非洲孩子知道,中国留学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从坦桑尼亚到中国,从课堂到实训场,穆萨的故事正在非洲大陆不断重演。随着中非教育合作的深化,越来越多像穆萨这样的留学生,正成为知识传播的使者,而他们带回的不仅是电子设备,更是改变命运的机遇与希望。

来源:天山那拉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