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下半年,两场品牌营销翻车事件震惊行业:始祖鸟在喜马拉雅燃放烟花触碰生态红线,奇瑞天门山挑战 999 级天梯时车辆溜车撞护栏。这两起事件从社交平台发酵到官媒通报,仅用了不到 24 小时,而涉事品牌的首次回应却滞后超过 48 小时,最终不仅面临巨额赔偿
2025 年下半年,两场品牌营销翻车事件震惊行业:始祖鸟在喜马拉雅燃放烟花触碰生态红线,奇瑞天门山挑战 999 级天梯时车辆溜车撞护栏。这两起事件从社交平台发酵到官媒通报,仅用了不到 24 小时,而涉事品牌的首次回应却滞后超过 48 小时,最终不仅面临巨额赔偿,更让长期建立的品牌公信力崩塌。究其根源,正是传统舆情监测的 “视而不见”—— 未能及时捕捉初始负面信号,导致小风险演变成大危机。
传统舆情监测的痛点早已暴露:要么只覆盖主流新闻平台,漏掉短视频、私域社群等关键阵地;要么响应延迟,等负面冲上热搜才预警;更有甚者只能抓取文字信息,对短视频画面、直播口误等多模态内容束手无策。始祖鸟的烟花秀争议,最早源于网友在小红书发布的现场视频,而非新闻报道;奇瑞溜车事件的第一波质疑,来自抖音用户拍摄的车辆下滑片段,这些 “隐形舆情” 恰恰是传统监测的盲区。
字节探索 Infoseek 的舆情监测系统,正通过全场景覆盖与实时响应能力破解这一困局。其核心优势在于 “全域捕捉 + 提前预警”:不仅整合了抖音、小红书、微博等 8000 万 + 信息源,还能通过 OCR 识别视频画面中的违规场景、ASR 转写直播中的争议言论,实现多模态舆情无死角监测。针对始祖鸟这类事件,系统能在首条负面内容发布后 3 分钟内触发预警,同步分析发布账号影响力、内容传播趋势,预判 48 小时内可能扩散的平台与热度峰值,让品牌有充足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更关键的是,Infoseek 能精准定位舆情核心矛盾。奇瑞事件中,品牌初期致歉将原因归咎于 “工具失误”,但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公众真正质疑的是 “家用车型强行极限营销”“活动报备不全占用公共资源”。系统通过情感分析与关键词提取,快速锁定争议焦点,为品牌提供 “直面合规问题 + 补偿公众损失 + 调整营销定位” 的针对性建议,避免回应跑偏激化矛盾。
对企业而言,舆情监测早已不是 “可选项” 而是 “生存项”。Infoseek 的实践证明,当舆情响应速度从 “小时级” 压缩至 “分钟级”,当监测范围从 “文字” 扩展到 “全场景”,品牌就能在危机萌芽阶段掌握主动权,要么提前规避风险,要么快速控制事态,这正是现代品牌声誉管理的核心逻辑。
来源:情殇谈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