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限空间发挥最大效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3:30 1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省珠海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3600平方米的联合工房内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这个约相当于标准足球场一半大小的空间,不仅承载着卷烟入库、仓储、分拣、暂存全流程作业,还容纳了自动化设备运转、高峰期配送调度、人车高效流转等复杂场景。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省珠海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3600平方米的联合工房内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这个约相当于标准足球场一半大小的空间,不仅承载着卷烟入库、仓储、分拣、暂存全流程作业,还容纳了自动化设备运转、高峰期配送调度、人车高效流转等复杂场景。

时间回溯至2021年,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就地技改后,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但设备密度随之增高,有限空间、密集设备与高峰期增大的业务压力交织,让现场管理难度陡增。在无法增加作业面积的前提下,如何突破空间瓶颈、实现高效率作业,成为摆在珠海市局(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面对挑战,珠海市局(公司)近年来以精益管理为核心,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在有限空间里探索现场管理新路径,为同等规模卷烟物流中心空间优化、效率提升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板。

动线再造释放空间效能

“以前作业时,叉车、手推车和作业人员经常交叉穿行,不仅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物流配送中心技术部主管吴先福回忆道。

破局之道,始于动线再造。珠海市局(公司)深刻认识到,唯有理顺作业流线,才能从根本上释放空间效能。2022年8月,他们正式启动动线再造工作。

重新梳理待送区、分拣区、仓储区的路径边界,打破以往区域划分模糊的局面,通过地面标识、物理隔断等方式明确作业范围……经过反复优化,最终实现了“人员走单线、叉车不穿仓”的作业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车混行、跨区干扰的混乱状况。

为让动线管理更智能、精准,2023年5月,珠海市局(公司)引入数字化动线管理工具。数字化动线管理工具就像一位智能交通指挥员,通过智能算法提前规划叉车、地牛和人员的运行节奏。联合工房天花板上的标准色灯在地面投射出清晰的状态提示,配合蜂鸣器和语音播报:“现在轮到叉车作业”“此区域暂禁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可以清晰判断当前区域的作业权限与安全等级,实现仓储、分拣、待送三类作业在同一空间中时序分离、互不干扰。

动线优化的成效立竿见影。数据显示,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标细烟位、异型烟位、多功能位利用率分别提升44.7%、70.6%、83.3%,资源配置效能实现质的飞跃。在联合工房,优化后的作业现场秩序井然,安全事故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仓储流向更趋顺畅,分拣人员等待时间大幅缩短,物流“毛细血管”全面疏通,成功构建起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数字仿真锚定最优路径

“动线要改得巧、改得好,不能只靠现场经验,还需要坚实的数据支撑。”珠海市局(公司)副总经理温国扬介绍道,为了让动线设计达到最优状态、降低试错成本,2023年10月,他们在动线优化过程中引入NetLogo和FlexSim等专业仿真工具,用数字建模的方式模拟物流作业全场景。

技术团队立足现场实际流程,模拟搭建起正常作业日的低强度场景、业务小幅增长的中强度场景以及大批量出货的高强度极限场景。以仓储区补货频率、分拣口投放节奏等关键因素为测试变量,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反复运行调试,全程追踪优化。

仿真系统让隐藏问题无所遁形,通过每轮模拟生成的详细数据报告,技术团队精准定位拥堵环节、车流密集时段及低效路径,让潜在瓶颈全面显现。“模拟发现,中强度作业时设备与人员配合最优、效率最高,高强度状态下盲目增配人车易引发调度混乱,这为实际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物流配送中心副主任冯亮介绍道。

基于数字仿真结果,珠海市局(公司)摒弃盲目增投资源的做法,通过提前规划、精准调度、科学排班应对业务高峰,同时动态调整仓储进出路径、分拣机接驳频率,确保卷烟储分链条节奏统一。

数字仿真推动珠海市局(公司)物流管理从“经验判断”迈向“数据决策”,系统响应更快、路径设计更贴合需求,现场运行可预测性显著提升,人力物料流动更合理,等待与拥堵风险有效降低。“动线再造是提效之‘术’,仿真建模是精益之‘法’。”温国扬表示,可视化、数据化让决策有据可依,筑牢了精益管理根基。

潮汐机制应对波动高峰

动线优化理顺了日常作业流程,依托数字仿真寻找最优运行节奏,但物流配送作业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当卷烟分拣量波动时,如何避免作业空间“不够用”或“用不上”,成为珠海市局(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以前到了销售旺季,货位不够用,只能临时租仓库、加作业位,不仅成本高,还容易打乱原有流程。”冯亮说,到了淡季,部分区域又会闲置,造成空间资源浪费。为破解这一难题,珠海市局(公司)将精益管理延伸至空间弹性调度,从城市交通“早晚高峰调车道”的做法中汲取灵感,于2024年1月创新性推出“潮汐货位”管理模式。

该模式根据作业需求,对作业区域、通道权限、功能用途进行灵活切换和可视化引导,实现空间资源的错峰共享、一地多用。在作业高峰期,部分暂存区域会临时转为理货区,分拣通道会划出临时潮汐工位,确保货物投放密集而不拥堵;平峰时段,各区域则自动恢复常规用途,既保证了空间弹性,又维持了流程清晰。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智能系统调控,不同功能区域的转换高效便捷,无需大量人工干预就能完成布局调整。冯亮告诉记者,除了区域的弹性切换,他们还对货位进行了精细化分类,划分出标细烟位、异型烟位、多功能位等不同类型,并为每类货位配备灵活的调度机制。这种分类方式既避免了货物重复搬运,又能快速响应订单结构变化,让空间利用更加高效。

“潮汐货位”管理模式带来显著成效:空间利用率提升至110%以上,有效应对淡旺季业务量的强烈波动;高峰期不再需要临时加位、调线,各类货物流向更加顺畅;每年减少货位租赁费用支出5.2万元,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珠海市局(公司)以精益为纲、以数智为径,通过动线再造、数字仿真、潮汐机制三大举措,在有限空间里实现了效率、成本、安全的多重突破,持续擦亮物流管理特色品牌。

本文来自【东方烟草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