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波甲流高峰又来了,社区卫生站门口排起了长队,医院发热门诊也一夜之间人满为患。这时候,老年人最容易“中招”。医生甚至直言,有些事,宁愿在家安心睡觉,也别去冒这个险。
最近一波甲流高峰又来了,社区卫生站门口排起了长队,医院发热门诊也一夜之间人满为患。这时候,老年人最容易“中招”。医生甚至直言,有些事,宁愿在家安心睡觉,也别去冒这个险。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太严酷。年纪大了,身体的抵抗力本就不比年轻人,很多时候,一个小感冒拖着拖着就变成了肺炎。
特别是甲流这种病毒,来得猛,走得快,不及时应对,很可能引发一连串健康危机。
说句实话,老年人不是不怕病,是怕麻烦。怕住院,怕打针,怕拖累子女。所以很多人宁愿硬扛,也不肯“示弱”。可医生反复提醒,这个时候,不折腾就是最好的保护。
有些事,平时做做没问题,但在甲流高发期,一旦做了,后果可能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比如去市场凑热闹。天气一凉,菜市场里人挤人,热气腾腾的蒸汽混着呼出的气息,空气根本不流通。有人戴着口罩,有人不戴,咳嗽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买了一斤豆角,回家烧个晚饭,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
医生说,这不是个例。今年开始,病毒传播的速度比往年更快,症状也不再局限于咳嗽发烧那么简单。有的老人一开始只是头晕、乏力,根本没当回事,结果三天后直接发展成重度肺炎。
除了人多的地方不能去,一些日常习惯也得暂时改一改。
很多老人喜欢晨练,尤其是天一冷,觉得出出汗能“逼出寒气”。可问题是,早晨空气湿冷,病毒浓度高,这个时间段最容易吸入有害病菌。加上锻炼时呼吸加快,一不小心就把病毒吸进了肺里。
医生建议,晨练改成下午三点以后,气温上来了,阳光也好,风险会小很多。
还有些老人,感冒一来就急着吃退烧药,有的甚至翻出家里存了几年的老药。问题是,这些药很多已经过期,或者根本不适合当前病毒类型。盲目吃药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加重病情。
医生说,现在市面上的流感药物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能自己凭经验判断。特别是一些抗病毒药,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才有效,错过最佳时间,吃了也白搭。
更危险的是,有些老人觉得“发发汗就好了”,就泡脚、裹棉被、喝姜汤,结果越捂越严重。高烧不退、全身无力,等到送到医院,已经肺部感染。
医生反复强调,不是所有感冒都适合“捂汗”疗法。甲流病毒不同于普通感冒,它的致病性和传播力更强,一旦感染,身体消耗极大,靠“发汗”根本撑不住。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风险,还有一些隐藏的问题,往往被忽视。
比如探望老朋友。很多老人退休后朋友多,邻里关系也好。听说谁住院了、谁不舒服了,就想着赶紧去看看,带点水果、说点安慰话。可问题是,在医院、诊所、护理机构这些地方,病毒传播的风险极高,去一趟很可能把病毒带回家。
医生建议,实在想关心朋友,可以打电话、发语音,等疫情缓和后再登门不迟。
还有一件事,说出来可能让人觉得“多管闲事”,但医生还是忍不住提醒:少带孙子孙女出门。很多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每天接送幼儿园、小学。
一到放学时间,校门口人山人海,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口罩戴不住,喷嚏咳嗽不停。病毒就在这人群中悄悄流动。
小孩往往是“轻症带病毒”,自己没啥症状,却把病毒带回了家。老年人一旦接触,很容易中招。医生说,这个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减少接触频率,避免在高风险时段出门。
还有些老人,觉得家里干燥难受,就自己用加湿器,甚至在房间里晾湿毛巾、烧开水。虽然目的是好的,但空气湿度过高,反而容易滋生细菌。如果通风不好,反倒成了“温床”。
医生建议,家里每隔几个小时开窗通风十分钟,比整天湿着要健康得多。
预防甲流这件事,说起来不难,但难在坚持。尤其是老年人,习惯太根深蒂固,很多事不是不知道,而是改不掉。
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真的能避免一次重病的发生。
医生说得很清楚:甲流不是小事,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感染后的恢复期长,容易引发并发症,一旦住院,生活节奏全乱了。更何况,住院期间的感染风险也不小。
所以他们才会反复提醒:在这段时间,宁可在家多睡一会儿,少做那些可能“惹麻烦”的事。
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乱吃药,不急着锻炼,不强撑着外出,不随意探望病人,不随意带孩子趴趴走,不盲目调节室内湿度……这些看上去像“小题大做”的细节,恰恰是保护身体最重要的防线。
说到底,保命从不靠运气,而是靠日常的坚持和克制。
如果说年轻人身体是“战士”,老年人就是“司令”。战士可以冲锋陷阵,司令更需要稳重冷静。这个冬天,愿每一位长辈都能安然度过,不生病,不住院,不受苦。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流感疫情周报[EB/OL].https://www.chinacdc.cn
[2]李志明,张晓敏.流感病毒感染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4):1023-1027.
[3]朱红,王建波.老年人流感防控策略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24,22(8):1376-1380.
来源:肿瘤科陈医师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