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学会了几道菜,自己做着吃着特别满意。有时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回味那味道,一边想一边期待。回到家,煮好、吃上,满足。总觉得时间不够,就点外卖或吃楼下餐馆。结果吃了一周——真难吃,没营养、没味道、没食欲。于是周末又回归自己动手。牛肉、鱼肉、虾、鸡蛋、西红柿、西兰花,还有那啥木耳菜……什么营养健康我就吃什么,重点是自己喜欢,也煮得好吃。结果一不小心煮多了,扔掉浪费,我就留到下一餐。下一餐热着吃时,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一次煮两餐呢?这样下一餐直接热一热,就省事省时,多好啊。她的生活是我羡慕的。虽
前段时间学会了几道菜,自己做着吃着特别满意。有时下班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回味那味道,一边想一边期待。回到家,煮好、吃上,满足。
但上周我没再煮了。总觉得时间不够,就点外卖或吃楼下餐馆。结果吃了一周——真难吃,没营养、没味道、没食欲。
于是周末又回归自己动手。牛肉、鱼肉、虾、鸡蛋、西红柿、西兰花,还有那啥木耳菜……什么营养健康我就吃什么,重点是自己喜欢,也煮得好吃。结果一不小心煮多了,扔掉浪费,我就留到下一餐。
下一餐热着吃时,我突然想到:
——我为什么不一次煮两餐呢?
这样下一餐直接热一热,就省事省时,多好啊。
以前看到带饭的同事,午餐时用微波炉热一热就能吃。我好奇问他们:“每天都起那么早,上班前就做好午餐吗?”
她们说都是前一晚做的。
当时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做法。隔一晚上,我总觉得“旧了”。再加上微波炉加热会让饭菜变干,我这么爱喝水、吃饭要有水分的人,实在接受不了。
但这个周末,我把上餐剩下的饭菜放进蒸笼,用热水加热。
——我惊讶地发现:不干!味道还保持得非常不错。
那一刻我高兴坏了:
找到一个既节省时间、又不牺牲口感的新方法。
对我来说,吃饭这件事,第一是健康营养,第二就是时间成本。能省时间,就是好法子。而这次无意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省事法子,让我感觉生活就是这样,用心去感受、去尝试,面对环境和经济的限制,慢慢摸索,总会遇到惊喜。
就像去年的房间空间不够,蚊帐挂得歪七扭八,看着不舒服。但蚊帐对我来说是必需品——只要有我的地方,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不管他们的大腿胳膊暴露多少,蚊子三分钟内铁定来咬我,而且只咬我。
后来查了资料,说新陈代谢好的人容易招蚊子……好吧,我就当这是安慰我的。
所以蚊帐还是得挂。今年我重新洗了蚊帐,再挂上去(深圳的天,一年四季都来不开蚊帐),竟然挂得特别整齐。我的房间是榻榻米,没有蚊帐架子,连床架都没有,但我用几根绳子和七八个粘钩就搞定了。整齐好看,上下床也方便,我又高兴坏了。
这两年工作后,每到周末,牛马生活之余的空档里,吃饱后我经常会开始整理:
打扫房间、清洁阳台、清理卫浴、整理书桌、摆弄书籍、断舍离。
该擦的擦干净,该扔的扔。
做完这些,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房间也干净整齐,我又一次开心坏了。
这些年身边的人总说:
“幸福是一种能力。”
我在周末短暂的休息里,算是真切体会到这种奇妙的感觉:开心,幸福。
前几天,宋老师终于更新公众号了,我又去感受那种文字的美感。看她写的那段话——
“我常会在工作备课之余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摆弄花圃、整理阳台、写字涂鸦、看书追剧、冥想运动……但我更喜欢的事,是待在书房里,看西窗外橘红日暮洇染天,一边翻着我从世界各地淘来的泛黄书籍,一边播放着滋养人类灵魂的古典乐。有种满足感瞬时充盈胸腔直抵鼻尖,有种按捺不住想不顾一切追梦想的冲动。”
看到这段时,我又一次被老师的文笔惊艳。明明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她的感受就是比我丰富,表达就是比我清晰。太美了,必须收藏。
宋老师对工作、学习都极其认真。为了练口语练到声带受损,音质都变了。她的学识与敬业,在考研人心里,她就是白月光。所以大家叫她——宋先生。
她的生活是我羡慕的。虽然她常说自己忙,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更新一次文章,以至经常被催更,但每次的文章总能展现出她生活依然有诗意、有远方。
对文学、艺术、哲学的理解和表达,除了吴军老师,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
来源:甜点党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