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浦东机场T2航站楼,3月15日下午四点,阳光斜斜地打在国际出发大厅的玻璃幕墙上。我拎着咖啡路过日本航空的值机区,脚步不由得顿了一下——那条弯弯曲曲排到大厅中央的队伍,几乎快把整个柜台围成了圈。清一色的中文交谈声,夹杂着孩子闹腾、手机导航外放、还有阿姨们反复确认
浦东机场T2航站楼,3月15日下午四点,阳光斜斜地打在国际出发大厅的玻璃幕墙上。我拎着咖啡路过日本航空的值机区,脚步不由得顿了一下——那条弯弯曲曲排到大厅中央的队伍,几乎快把整个柜台围成了圈。清一色的中文交谈声,夹杂着孩子闹腾、手机导航外放、还有阿姨们反复确认行李额的碎碎念。一个穿卫衣的年轻姑娘正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马上就能去心心念念的京都啦!”弹幕飘着“羡慕”“代购给我带药妆啊”。
这画面,怎么说呢,有点恍惚。前两天刚刷到外交部官网更新的旅日安全提醒,2024年2月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东京新宿、大阪心斋桥遭遇“黑车绕路”和“隐形消费”的投诉同比涨了37%。有些民宿甚至临时加价,理由是“汇率波动”。可眼下这支队伍里,谁还在乎这些?大叔翻着纸质攻略,勾画着银座三越的购物清单;妈妈辈对着汇率计算器直咂嘴,“一只普通保温杯折合人民币才六十,跟白捡一样”。
其实三年前还在讨论“什么时候能出国”,现在答案突然砸在眼前。签证恢复了,航班多了,日元兑人民币一度跌到1:20以下。对很多人来说,这哪是旅行,分明是压抑太久的情绪泄洪口。有人为动漫圣地巡礼,有人就为了在北海道雪地里吼一嗓子。我旁边一对夫妻低声商量:“反正退休了,趁腿脚还行多走走。”——听着简单,但那份“非去不可”的劲头,藏都藏不住。
队伍往前挪了十几米,有旅客开始拍视频发朋友圈,配文都是“梦开始的地方”。可我心里还是拧着一股劲儿:当所有人都冲向同一个远方,那个地方还是当初我们幻想的模样吗?京都的春天还是安静的樱花雨,还是变成了人挤人的打卡背景板?涩谷的十字路口,是我们记忆里的潮流地标,还是只剩下一堆举着自拍杆的背影?
前阵子听一个回来的朋友说,他在奈良喂鹿时看到一群游客为抢拍摄角度差点吵起来。他当时就在想,这趟值不值?可转头看见女儿抱着刚买的限定款小鹿挂件笑得见牙不见眼,又觉得算了,开心就行。
谁也没法指责这支队伍里的任何人。生活需要出口,总得找个地方喘口气。就像那个直播的女孩最后笑着说的:“咱就是说,先飞过去再说,对吧?”
来源:suki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