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尹正平: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是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等管控单元,指导大家在不同区域开展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时,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促进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水利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刚才提到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请问,什么是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它包括哪些内容,管控要求是什么?
尹正平: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是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等管控单元,指导大家在不同区域开展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时,落实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促进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
一是划定重点区域具体范围。重点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及25度以上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山东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988平方公里,涉及德州、聊城、菏泽等3个市的13个县(市、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9793平方公里,涉及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等8个市24个县(市、区);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4474平方公里,涉及9个市的19个县(市、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6747平方公里,涉及9个市的22个县(市、区)。划定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3694平方公里,涉及12个市的87个县(市、区)。
二是实行分区分类精准管控。总的原则是依法管控、严格保护、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就是要落实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差别化、精准化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管控和综合治理措施,整体提升国土空间水土保持功能。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坚持大预防、小治理,采取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强化河流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风险。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优先安排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流域水土保持效能。在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加强地表扰动监督管理,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在25度以上陡坡地种植经济林的,应当科学选择树种,合理确定规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这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增强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提高区域植被盖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产增收,让山更绿、水更清、业更兴,不断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山东《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法严格实施监管,请问监管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尹正平:水土流失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不合理、不科学的生产建设方式是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的监管,纠正不合理、不科学的生产建设方式,督促相关生产建设主体采取水土保持预防治理措施,十分必要。监管重点包括生产建设项目和农林开发等其他生产建设活动。
对于生产建设项目来说,生产建设单位是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主体,重点监管水土保持方案制度落实情况,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等,要聚焦水土流失防治实效,特别是表土剥离和保护利用、弃渣减量和综合利用、措施实施效果等,严防顺坡溜渣、大面积裸露、乱挖乱堆乱弃等现象。
对农林开发等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来说,从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主体,重点监管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指导责任主体按照农林开发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有关标准,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并通过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已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块,要督导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治理。
海报新闻记者:
国土绿化是提升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手段,请问在以科学绿化加强水土保持方面,山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汝志:山东将科学绿化作为提升水土保持功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以深入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绿化潜力,科学推进植树增绿。“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造林80余万亩,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升。
一是科学优化国土绿化空间布局。省政府、国家林草局建立局省共建机制,联合印发《山东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山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林业保护发展等专项规划,按照“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城乡绿化”的定位进行科学布局,不断提升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低山丘陵等的水土保持功能。
二是系统实施国土绿化工程。从生态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关联性出发,组织实施一批国土绿化工程项目,不断提升国土绿化水平。高质量实施尼山区域、沂山区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黄河下游、环泰山区域等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工程。同时在绿化施工中充分保护原生植被,禁止毁坏表土、全垦整地等,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
三是持续营造科学绿化良好氛围。省领导、驻济部队领导率先垂范,每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动社会适龄公民广泛参与。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开展宣传,连续举办四届山东省森林文化周活动。鼓励公民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弘扬科学绿化理念,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土绿化、助力水土保持的共识。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不断巩固深化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成果,扎实推进重点区域荒山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努力为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山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