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了五十岁,就像一艘航行了半生的船,看惯了风浪,也载满了故事。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去指挥别的船如何航行,而是回到自己的港湾,好好检修一下自己的龙骨。可偏偏有人,总爱拿着自己的旧海图,去别人的航道上指手画脚,结果不仅没帮上忙,还搅乱了别人的航线。
听过一句话:“年轻时我们向外扩张,为的是拥抱世界,成熟后我们向内收敛,为的是安顿灵魂。”
人到了五十岁,就像一艘航行了半生的船,看惯了风浪,也载满了故事。这时候最该做的,不是去指挥别的船如何航行,而是回到自己的港湾,好好检修一下自己的龙骨。可偏偏有人,总爱拿着自己的旧海图,去别人的航道上指手画脚,结果不仅没帮上忙,还搅乱了别人的航线。
年轻那会儿,我们总觉得浑身是劲,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亲戚的忙必须帮,仿佛不这样,就辜负了这腔热血。可到了五十岁才渐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独立的航行,你无法替他掌舵,也无法替他承受风暴。你以为的保驾护航,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横加干涉;你以为的雪中送炭,到头来可能惹来一身埋怨。这不是世态炎凉,这是人间清醒。
就像小区里的王阿姨,一辈子要强,退休了也闲不住。今天嫌儿子外卖吃多了不健康,明天又觉得女儿花钱太大手大脚,总想把自己的生活哲学灌输给他们。结果呢,孩子们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电话越来越短,回家越来越少。王阿姨自己也委屈,自己掏心掏肺,怎么就换不来一句好话?她就是没转过那个弯,孩子们的世界,早已不是她当年的那片海了,你的航海图,对他们来说可能早已是废纸一张。
你越是想掌控,他们离你的航线就越远,最后亲情这根缆绳,被你拉得越来越紧,直到濒临断裂。这又是何苦?
到了这个年纪,更要懂得给自己的耳朵装个滤网,别人的家长里短,左耳进右耳出就好,千万别往心里去,更别当成谈资四处传播。你今天当个热心听众,明天就可能变成故事的主角,本来是好心劝和,最后却成了矛盾的焦点。人家夫妻俩的风浪,说停就停,你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是淡淡的欣赏,而不是紧紧的捆绑。特别是子女的婚姻,那片海域,你连靠近都要小心翼翼。他们风平浪静,你就在远处祝福;他们波涛汹涌,你就在岸边守着,做他们的灯塔,但别轻易跳进海里去当裁判。你的每一次介入,都可能掀起更大的风浪,让两个人的事,变成两个家庭的战争,最后受伤最重的,还是你的孩子。
管住嘴,是修养;守住心,是境界。这才是五十岁以后,最顶级的智慧。
五十岁以后,最好的活法,其实就两个字,“放过”。
这个“放过”,不是让你变得冷漠自私,而是让你把紧绷了半生的弦松一松,把那份无处安放的爱,先留给自己。年轻时你为家庭、为事业、为孩子,像一棵大树,为所有人遮风挡雨。现在,是时候为自己开一朵花了。
身体是你唯一的船,别再为了省点油,加劣质的燃料,也别再为别人的航线,整夜焦虑睡不着。把船体保养好了,比什么都重要,你平稳航行,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心安。
去拾起那个被遗忘多年的爱好,去见那些一直想见的朋友,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像一艘终于可以自由航行的船,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景。当你自己的世界足够精彩时,你根本没兴趣去别人的港口评头论足,你也不会再因为别人的几句闲言碎语而掀起内心的波澜。
人过五十,最好的修行,就是关上身后的门,管好眼前的人,不渡他人的船。
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诗,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把自己的心情放晴朗,这本身就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家庭最温暖的港湾。
来源:小蔚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