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家人移居,必然面临失去国内收入的问题,但一家人的生活费从何而来?我们不指望存钱,但求“收支平衡”,不要动用太多国内积蓄,但要实现也并非易事。
为孩子教育,为重塑“平凡的生活”,新西兰成为了不少80后普通工薪家庭的理想移居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家人移居,必然面临失去国内收入的问题,但一家人的生活费从何而来?我们不指望存钱,但求“收支平衡”,不要动用太多国内积蓄,但要实现也并非易事。
我们是来自广东广州的一家四口,去年3月来到的新西兰。最初是朋友介绍的工作,办了工签去了一个小城市陶朗加。虽然2个孩子免费上了当地的公立学校,但是我实际的工作时长不多,对于一个按时薪付费的工作来说,一周赚不出一周的房租。我队友英文太差,没能在陶朗加找到工作,我们靠着国内积蓄生活了半年。
后来也算幸运,他8月份在奥克兰找到一份大货司机的工作。然而我们两城“分居”,房租两份,生活费也要两份。他的工资要支撑自己的生活,还要补贴我们的房租和生活费,依然入不敷出。
我们又坚持了差不多1年“吃老本”的状态,最后决定要改变现状,搬到同一座城市,那就是奥克兰。原因很简单,因为队友赚的比我多。但我离开陶朗加的公司,意味着队友将失去配偶工签,孩子将失去随性学签,怎么解决?为了依旧维持现在的状态,我唯有去上个硕士,拿个文凭,日后也好拿身份。
今年5月,我在奥克兰找房子。我根据队友的收入情况,认为房租不超过800,我们才能负担生活。但是找合适的房子谈何容易,看了10多套也没有太合适的,最后租了个“大房子”,周租金1000刀的5房。
6月,我跟两个孩子搬到了奥克兰。虽然两份开销变一份,但房租大头,我们依旧处于“透资”状态。幸运的是,7月份学校需要homestay家庭,被我赶上了,介绍了一个homestay孩子给我,从此我们多了一份“收入”,每周380刀。
380刀确实cover了一部分房租,但餐食和水电煤的花销增加了,另一方面,队友的工作也有淡旺季。我们留意了3个月的收支情况,发现还是平衡不了,于是决定再接收一个homestay孩子。
10月底,有一个新的女孩住进了我们家,从此开启了“一家六口”的生活。我每周去2-3次超市,每天做一大锅饭,换着款式烧菜,与之前在陶朗加的生活相比,如今繁忙又充实。加上我的硕士课程和每周一篇的论文作业,有时候真的累的不想动。
一家人“漂洋过海”的生活,就是痛并快乐着。
几周过去了,我付房租、水电煤气费、网络电话费、超市购物费……终于看到了“余额”不再一直下降,虽然也没有升幅,但至少平衡了。来新西兰一年九个月,终于做到了“收支平衡”,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我现在也逐步开始了新的工作挑战,没有固定工资,但至少能攒些本地工作经验,对日后找工作也是有帮助。
网络上有些宣传新西兰工作有多赚钱的,一个人来一年能存10万回国,夫妇一起来能存20万,带上孩子还能免费入读当地学校。这都是理论上的理想主义,残酷的现实并非如此,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是最大的限度,千万不要对新西兰的生活,存有任何幻想和侥幸的心理。
新西兰是个物价高昂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家,身份和独立都不是随意白嫖的,想获得就要付出“代价”,而且这“代价”还挺大的。想换了环境来新西兰?请三思而后行。
来源:轻舟一号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