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兰兰和冬冬》拍摄记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54 1

摘要:影片拍摄于“大跃进”时期,剧组以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旅程为切入点,既贴合当时不少父母投身国家建设、无暇照顾孩子的社会现状,又通过列车上众人互帮互助的情节,传递集体温情的时代价值观,让影片兼具童趣与正向引导意义。

1958年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兰兰和冬冬》,是一部贴合时代风貌的儿童片,其拍摄故事满是时代印记与创作巧思。

影片拍摄于“大跃进”时期,剧组以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旅程为切入点,既贴合当时不少父母投身国家建设、无暇照顾孩子的社会现状,又通过列车上众人互帮互助的情节,传递集体温情的时代价值观,让影片兼具童趣与正向引导意义。

主角没选知名童星,而是启用陈亦英、何海曦饰演兰兰和冬冬,两人的表演青涩自然,很好还原了孩童的天真好动,比如演绎弄丢时的慌乱、犯错后的胆怯等情绪都格外真实。同时搭配史久峰、张鸿眉等有经验的演员饰演列车工作人员,老演员与小演员的配合,让车厢里的互动戏更具感染力。

影片核心场景聚焦火车及沿途站点,未依赖棚拍。像上海站出发、南京站走失等戏份均实地取景,其中南京站的轮渡、港务局小汽艇过江追赶火车的情节,还用到了南京铁路轮渡栈桥等真实场地,既还原了当年的铁路交通风貌,也让“追赶火车”的紧张情节更具代入感,避免了特效缺失带来的违和感。

编剧和导演在情节设计上融入大量生活化细节,比如姐弟俩玩纸飞机打破茶杯、冬冬跟着解放军唱歌、帮乘客忙却意外下错车等桥段,都是孩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这些细节不仅让剧情更丰富有趣,也让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容易产生共鸣,契合儿童片的创作定位。

《兰兰和冬冬》的结局是姐弟俩被顺利送到北京的父母身边 ,他们在南京站误下车后,负责照料的列车员郑大光赶紧乘轮渡赶回南京找到二人,还借港务局小汽艇过江追上了列车。等火车抵达北京,本要来接站的爸爸因公务耽搁,妈妈又临时陪生病的旅客孩子去了医院。最后列车员郑大光和广播员小陶放弃了原本看戏的计划,辗转打听后把兰兰和冬冬平安送到了家中。

导演杨小仲有着丰富的影视创作经验,擅长把控儿童题材的节奏与情感表达。此外,影片还集结了优质幕后团队,如摄影石凤岐用细腻镜头捕捉车厢内外的场景,作曲黄准、吕其明搭配的配乐贴合剧情氛围,共同保障了这部短片的整体质感。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