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绝迹的几个个老物件!你认识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8:43 1

摘要:从前榨油用石磨,油花漂在热水上,拿葫芦做的舀子轻轻一捞,正好是半斤的分量。这东西没有刻度标记,全看手上功夫,却比现在的电子秤还要准些。药铺和金店用的戥子秤更讲究,秤杆用象牙或骨头制成,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连一克都能称出来,平时收在雕花的木盒里头。那时候人们不信

油舀子称砣锈了,老农笑说准过电子秤9

从前榨油用石磨,油花漂在热水上,拿葫芦做的舀子轻轻一捞,正好是半斤的分量。这东西没有刻度标记,全看手上功夫,却比现在的电子秤还要准些。药铺和金店用的戥子秤更讲究,秤杆用象牙或骨头制成,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连一克都能称出来,平时收在雕花的木盒里头。那时候人们不信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只信手里掂着的实在分量。

七十年代以前,脱谷得用风车,那是木头做的,转起来呼呼响,能把糠和米分开,一台风车要三十多块钱,差不多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到了八十年代,开始用独眼楼播种机,一亩地能种四千棵玉米,人不用再蹲在地上刨坑,播完种子,小孩就去推砘子压垄沟,双磙子单磙子都行,现在的机器全是自动的,只是还有人记得弯腰数苗听风的声音。

弹棉花时用压板把棉絮压实,不让它散开,这是老手艺里头的巧妙办法,饼模是杜梨木刻出来的,用了很多年表面磨得发亮,只在过年做月饼的时候才拿出来用,马灯做成方的样子,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本地匠人随手做的结果,挂钟需要拧紧发条,每天都要上一次弦,不然就会停下来,在没有电的年代里,这种钟表就像是家里的“时间管家”,谁都不敢忘记去上弦。

煤矿下面有台叫“理研”的瓦斯检测仪,它只有砖头那么大,靠光线变化来判断气体浓度,这仪器没有屏幕,也不显示数字,可几十年都没出过毛病,如今虽然有了电子传感器,但老矿工下井还是愿意把它带在身边,他们说机器越简单就越可靠,在危险的地方,稳当比快更要紧。

那个烟袋锅是黄铜做的,天天抽着摸着,变得亮堂堂的,鼎锅可以挂在灶上,也可以架在野地里,做饭很方便,这些东西都带着温度,手摸上去暖和,用起来顺手,现在用的锅是不锈钢的,炉子也是电磁的,干净倒是干净,可就是少了那股烟火气,我总觉得工具变得轻巧了,日子也跟着凉了下来。

来源:南天门没有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