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会上,法院干警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践经验,从“认识犯罪与法律边界”这一基础命题入手,系统讲解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具体表现、严重危害及法律后果。通过以案释法、情景代入的方式,法院干警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引,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的严肃
近日,方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方城县光明高级中学,开展了一场以“法治护航青春,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法治报告会。
报告会上,法院干警立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践经验,从“认识犯罪与法律边界”这一基础命题入手,系统讲解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具体表现、严重危害及法律后果。通过以案释法、情景代入的方式,法院干警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引,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针对备受社会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法院干警从肢体冲突、财物勒索,到语言侮辱、社交排斥,再到近年来频发的网络造谣、恶意传播个人信息等新型欺凌形式,一一列举其具体表现,并明确指出各类行为所对应的法律责任与法律后果。在讲解中,干警不仅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有效求助途径,远离欺凌伤害,更着重强调了“拒绝成为欺凌者”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友善相处,从源头上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共同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频发且不断向低龄群体渗透的态势,报告会专门设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板块。干警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场景和兴趣点,重点详解了“刷单返利”“游戏充值诈骗”“虚假购物”“冒充熟人借款”等学生群体容易遭遇的诈骗套路。讲解过程中,干警不仅揭露了诈骗分子的常用话术和作案手法,更传授了诸如“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方核实信息”“谨慎网络交友”等实用防范技巧。为增强宣讲效果,现场还开展提问互动环节。“如果收到自称是明星后援会要求转账才能领取福利的信息,该怎么办”“游戏里有人低价转让稀有皮肤,让你先付款,可信吗”……面对干警提出的一个个贴近现实的问题,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回应,在思考与问答中深化了对反诈知识的理解,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活动结束后,法院干警向同学们发放精心编制的法律知识宣传页。宣传页内容涵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对校园欺凌、防范网络诈骗等方面,以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可随时查阅的法治学习资料,进一步巩固和延伸宣讲效果。
此次活动将抽象的法律知识与鲜活的现实场景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切实增强了其法治观念、安全意识。这不仅是该院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生动体现,也为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筑牢了坚实的法治“防火墙”。(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程远景 周颖 文/图)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