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没演技,也不是没人看,而是两年前他在采访里顺嘴提了一句:现在有些演员不背台词,全靠后期配音。
一句台词没背完,老戏骨被全组孤立,国产剧烂到根了?
陈宝国最近几乎接不到戏。
不是没演技,也不是没人看,而是两年前他在采访里顺嘴提了一句:现在有些演员不背台词,全靠后期配音。
话音落地,朋友圈先冷。
原本谈好的男主剧本,三天后换成流量小生;综艺邀约悄悄撤销;连合作二十年的制片人也回消息慢了。
没人公开说封杀,可圈子里的椅子一把把被抽走,67岁的他只能坐在家里等电话。
观众记得他。
打开豆瓣,《大宅门》9.3分,《汉武大帝》9.1分,弹幕里还在刷白景琦出场必跪。
可数据帮不了他,平台算法只认热搜,不认演技。
背词、走戏、一遍不行十遍,这些老习惯成了原罪,因为耽误进度,耽误赚快钱。
有人统计过,近三年国产剧里使用配音的比例高达68%,其中一半以上是因为演员现场不背词。
数字冷冰冰,却解释了为什么观众常觉得口型对不上,情绪不到位,怎么看怎么出戏。
剧组每天开支几十万,制片人最怕演员卡词,干脆让所有人念数字,后期再配,一条过。
省时省力,唯独对不起买票开会员的人。
陈宝国不答应。
拍《老中医》时,对手年轻演员背不出长段古文,他当场叫停,回房车拿打印好的台词,一句一句陪对方对。
那天超时三小时,剧组多花了十八万,消息传出去,没人说他敬业,只说他难搞。
从那以后,同年龄段的演员还能在群里收到生日祝福,他连红包都没人抢。
李雪健也尝过同样滋味。
几年前他吐槽有年轻演员带八个助理,现场开机前五分钟才露面,粉丝在网上围攻,说他嫉妒后辈。
后来老爷子拍戏只找熟人,剧组能减人就减人,图个清净。
张光北更直接,爆料某部剧男主全程用替身,自己对着空气演,最后靠抠图完成父子拥抱,播出当天收视破二,平台连夜加钱拍第二季。
观众骂,平台笑。
骂声算热度,黑红也是红,招商PPT上数字漂亮,金主就能加价。
老戏骨想不明白:认真演戏怎么成了笑话?
答案很简单,流量经济里,作品是次要的,人设才是商品,演技只是赠品。
韩国同行没这么幸运。
《黑暗荣耀》剧组规定,台词现场必须一字不差,忘词超过两次直接换演员,没人敢冒险。
播完口碑爆棚,广告商排队送钱,演员身价翻倍。
别人用质量换收益,我们用抠图换数据,差距就这样拉开。
国内也不是没救。
《漫长的季节》找了一堆话剧演员,现场收音,豆瓣涨到9.4,广告收回成本三倍。
制片人后来写总结:把戏做扎实,观众真掏钱,可惜这样踏实的人太少。
更多剧组还是愿意赌流量,赌粉丝刷榜,赌骂声能带来下一笔投资。
陈宝国现在每天六点起床,绕小区慢跑三公里,回家压腿练气息。
他担心一旦身体松了,真有人找他演戏时却顶不住。
手机常年静音,屏幕亮起那一刻,他先深呼吸,再滑开,多数时候是广告短信。
去年央视一套播抗战剧,导演想请他客串五天,片酬打包二十万,他爽快答应,到现场发现年轻主演连枪栓都不会拉,他蹲地上教了半小时,那条花絮被剪进预告,播出后全网夸敬业,可没人提他名字。
行业就这样,用你时夸天夸地,用完各自飞。
他也想过去横店开表演班,收便宜学费,教小孩怎么背词怎么找调度。
咨询的人不少,真交钱的没几个,家长问得最多的一句是:学这个多久能当男一号?
听到要练三年台词,立马掉头去报短视频网红班,那边承诺七天涨粉十万。
老派坚持成了孤岛。
观众在岸边看,一边骂剧烂,一边给烂剧充会员,双手诚实。
平台掌握遥控器,数据好就加更,数据差就埋剧,没人敢跟算法对着干。
陈宝国们像旧式钟表,走得准,却跟不上电子屏的节奏,只能被放进抽屉。
抽屉外面,新戏还在开机。
同一天,横店有七个组在拍古偶,男主女主共用一位配音演员,晚上九点收工,十一点进棚,四小时配完八集,效率惊人。
播出后粉丝刷屏夸原声好听,没人知道那是同一张嗓子。
观众以为看到进步,其实只是换了个包装。
改变也许没那么难。
把剧本写扎实,给演员两个月围读,现场强制收音,后期不许改词,平台按质量分级给钱,烂剧降推荐位,好剧首页留三个月。
规则一硬,浑水的人自然退。
可惜制定规则的人就是赚快钱的人,让他们革自己的命,比让演员背文言文还难。
能做的只剩选择。
下次点开视频,看见口型对不上,直接关掉,让数据掉线,让制片亏钱,比任何吐槽都管用。
观众每一次点击,都是在给行业投票。
投给抠图,未来就只有抠图;投给背词,老戏骨才有机会回到灯下。
陈宝国还在等电话。
他说自己不恨年轻人,只恨把年轻人惯坏的钱。
钱不背锅,背锅的永远是说真话的人。
电话铃响那天,他还是会挺直腰板,问一句:现场需要收音吗?
需要,他就带剧本提前一周进组;不需要,他继续在家压腿。
戏比天大,这是老派人的死脑筋。
观众若也认这个理,就一起死脑筋下去,别让认真演戏的人寒心。
下一部剧开播,先看口型,再听声音,发现不对劲,果断弃剧,就是救他,也是救自己。
别让烂剧成了唯一的选择,别让背词变成传说。
真到了那天,后悔药没处买。
来源:幸福鲸鱼nLi1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