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做生意,有人年赚千万有人亏?核心就藏在这3个问题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1:21 1

摘要:同样开奶茶店、做直播,为啥蜜雪冰城单杯净赚1-2元,奈雪却每杯倒贴1元?东方甄选能突破行业天花板,不少同行却困在低估值里?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同样开奶茶店、做直播,为啥蜜雪冰城单杯净赚1-2元,奈雪却每杯倒贴1元?东方甄选能突破行业天花板,不少同行却困在低估值里?

商业赚钱的关键从不是努力,而是藏在三个核心问题里,这三个问题能帮你看穿生意本质,分清谁靠运气、谁靠模式长久盈利,它们到底是什么?又该怎么用?

巴菲特从没直接提过商业模式,但他一辈子认准的投资逻辑,护城河和可持续自由现金流,其实就是对好生意的终极判断。

在他最风光的1977到1997年,那些不用大额再投资、靠高毛利和品牌忠诚度就能自然增长的企业,就像有了坚不可摧的堡垒。

可放到现在的A股市场,这套逻辑却频频失灵,曾经的护城河在激烈竞争中变得一戳就破。

中国商业环境的特殊性,正在彻底改写赚钱规则。首先是竞争惨烈到超出想象,对手常常宁可自己亏得底朝天,也要把你挤出市场,拼的不是长期盈利,而是能不能活下去。

其次是市场变化快得让人跟不上,监管政策调整、跨行业的冲击成了常态,竞争对手早就不只是同行,更关键的是,消费者的忠诚度越来越脆弱,品牌很难再靠一个优势就把用户留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照搬巴菲特的老经验就像刻舟求剑。

我们得回到商业的根本,用三个核心问题重新判断商业模式:企业的核心资源与关键业务到底是什么?公司怎么获取、使用又保护好这些核心资源?如何让生产运营的效率更高?

这三个问题看着简单,却能戳穿复杂的商业表象,直奔盈利核心,不管是奶茶行业的冰火两重天,还是直播电商的模式革新,答案都在里面。

现制茶饮赛道的两极分化,最能说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蜜雪冰城一杯6-8元的奶茶,品牌方能净赚1-2元;奈雪的茶上半年营收21亿,却亏了1.1亿,折算下来每杯20元的饮品,品牌方要倒贴1元。

同样是卖奶茶,盈利差距为啥这么大?答案正好藏在对那三个核心问题的不同回应里。

对于奈雪的茶来说,它的核心资源就是直营门店,关键业务也都围绕门店运营展开,从选地址、搞装修,到做服务、搭产品组合,全由品牌自己把控。

但现制茶饮的下游天生就是分散服务模式,房租和人工是绕不开的刚性成本,既没法靠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也难控制分散门店的管理难度。

这种模式其实是复制了星巴克的思路,却没考虑到中美商业环境的差异:连星巴克在中国都难扛住瑞幸的冲击,跟着学的奈雪,自然逃不掉持续亏损的命运。

而蜜雪冰城和古茗的加盟模式,从根上就重构了核心资源和业务,它们的核心资源不是门店,而是海量加盟商;关键业务也不是卖奶茶,而是给加盟商提供原材料供应和运营服务。

蜜雪冰城的招股书里写得很明白,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装、设备,再加上加盟管理服务,这正是对如何获取、使用核心资源的精准回答。

中国市场从来都不缺潜在加盟商:有人开了十几年店,积累了些资本,想稳妥扩张;有人手里有闲钱,却没找到好的投资方向,又吃不了独立开店的苦。

蜜雪冰城挑加盟商很有针对性,优先选有开店经验、能吃苦耐劳、懂点基础管理,但没能力打造品牌、抗风险能力弱的创业者。

这类人群既能快速上手经营,对品牌也有很强的依赖度,刚好契合加盟模式的需求。

至于如何提升效率,蜜雪冰城和古茗给出了不同答案。蜜雪冰城靠的是规模效应压低成本,它靠着海量门店形成巨大的采购规模,直接在上游原材料产地建厂生产。

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和运输损耗,还能掌控核心食材的品质,最终形成低价吸引客流、规模扩大、成本再降低的闭环。

古茗则靠供应链效率突围,它的开店策略是区域加密,坚持供应链覆盖到哪里,门店才开到哪里的稳健思路。

古茗是头部茶饮品牌里,唯一能给低线城市门店做到两日一配鲜果和鲜奶的企业,97%的门店都能享受这份服务。

它自己有22个仓库和362辆冷链车,鲜果损耗率能低到10%,仓配成本还不到总GMV的1%。

虽然古茗做不到蜜雪冰城那样的低成本,但高效的供应链确实帮加盟商赚到了钱,全程冷链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一致,在下沉市场大规模用真鲜果、真鲜奶,也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如果说奶茶业的分化是选对模式的结果,那直播电商的迭代,就证明了商业模式得跟着环境进化。

东方甄选从知识直播爆红,到转型线上山姆,核心逻辑的转变,正是对那三个核心问题的持续优化。

直播电商刚兴起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品牌自播,核心资源是流量,业务重点就是找流量、做销售转化,但新流量全被平台攥在手里。

2023年8月,东方甄选试着在淘宝直播,抖音直接掐断了它的流量,导致GMV一下子跌了70%。另一种是头部主播主导的MCN模式,核心资源就是主播本人,业务围绕选品和粉丝维护展开。

但粉丝的忠诚度只针对主播,董宇辉的丈母娘粉丝对东方甄选这个品牌没半点归属感,反而成了公司的负资产。

这两种模式的致命问题,都是过度依赖外部资源或单个个体,不符合好商业模式自组织的本质。

俞敏洪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从董宇辉的成功里,看到了农产品+文化+原产地的巨大潜力,果断跳出依赖陷阱,转向了第三种模式,供应链直播。

2022年下半年,东方甄选一边试水自营产品,一边推进去董化,把核心资源转向自建供应链和自有渠道,关键业务也聚焦到给会员提供高性价比的自营品上。

这个转型不是一步到位的:2023年6月,为了摆脱对平台的依赖,东方甄选就算冒着抖音账号被封3天的风险,也要把流量导到自家App。

2023年底小作文事件爆发,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更是破釜沉舟,加速推进自建供应链+自营品+自有渠道的闭环,还借鉴了山姆的会员制和爆款战略。

转型的效果已经反映在25财年的财报里:自营产品的GMV占比达到43.8%,营收占总营收的80%,毛利率提升到32.0%,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个百分点。

但这套模式能不能长久走下去,还得看后两个核心问题的答案。在如何获取、保护核心资源上,抖音目前还贡献着70%左右的GMV,自有渠道能不能真正独立。

所以俞敏洪现在最紧急的,不只是找一个比孙东旭更懂零售管理的人,更要搭建一套适配这种创新商业模式的管理体系,包括供应链管理、直播渠道运营、会员体系维护,还有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重建。

从奶茶业的模式分化,到直播电商的迭代升级,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好的商业模式从来不是天生完美的标准答案,也不是巴菲特说的护城河自由现金流那种静态定义。

而是在激烈甚至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慢慢熬出来的生存方案。它不仅要精准回应那三个核心问题,还得有动态进化的能力。

商业世界的残酷就在于,没有永远管用的模式,只有永远在变的环境。巴菲特的经验现在在中国失灵,核心就是环境变了;东方甄选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就是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直播电商的局限。

那些能穿越行业周期的企业,从来都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它们明白,所谓的赚钱密码,其实就是把核心资源做扎实,把运营效率提上去,把生存能力练到位。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那些没能打垮你的困难,最终都会成就你,这就是商业模式的终极意义。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