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三市作示范,花生栽培夺高产!万书波团队研发优化集成新技术再结硕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1:24 2

摘要:万书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首席科学家。今年,他带领团队在青岛、威海和烟台三市,布设了多处示范田。这些示范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不同,面积不等,但都获得丰产丰收。

花生已经归仓。盘点今年花生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的优化集成、推广应用情况,万书波团队科研人员认为:胶东半岛三市的示范可谓一大亮点。

万书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首席科学家。今年,他带领团队在青岛、威海和烟台三市,布设了多处示范田。这些示范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不同,面积不等,但都获得丰产丰收。

金秋时节,团队邀请广西农科院研究员唐荣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林、吉林农科院研究员高华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向东等十余位专家组成测产验收组,奔赴各地进行测产验收。

专家们在示范田里交流技术。

第一站,专家们来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这里有大面积丰产优质关键技术百亩示范方和千亩示范方。

示范田的日常管理,由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花生品种为高油酸品种“舜花14号”,全程实施机械化生产。普通生产对照田5亩,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有机肥150公斤;百亩示范方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花生专用控释肥30公斤、微生物菌肥20公斤、有机肥120公斤;千亩示范方每亩施复合肥40公斤、花生专用控释肥30公斤、微生物菌肥20公斤、有机肥120公斤。

专家验收组在团队初测的基础上随机抽样复测,每个点面积为6.67平方米,刨收摘果去杂后称重,按照55%折干率计算产量。测产验收结果,生产对照田平均亩产605.7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21.8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95.3公斤。

验收组丈量面积。

第二站,专家们走进威海乳山市徐家镇。这里设有40亩花生高产攻关田和1200亩示范田。

示范田采用精播技术,每亩施用缓控释肥60公斤、有机肥250公斤、ARC菌剂2公斤,生育期喷施叶面肥。生产对照田10亩,双粒播种,每亩施复合肥85公斤、有机肥320公斤。

专家验收组在团队初测的基础上随机抽样复测,每个点面积6.67平方米,刨收摘果去杂后称重,按照55%折干率计算产量。测产验收结果,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37.3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65.5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570.2公斤。

李向东教授(中)向合作社负责人讲授栽培新技术。

第三站,专家们奔赴烟台莱阳市团旺镇东后寨村。

示范田由莱阳润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合作社负责人戴国全介绍,这里建设了100亩的核心示范基地,还有1000亩示范田,种植“花育9616”“青花6号”等品种,6月15日至25日播种。

示范基地采用优化集成的花生养分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包括单粒精播、控释掺混肥、接种根瘤菌剂、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生产对照田10亩,每亩施复合肥85公斤、有机肥100公斤;千亩示范方每亩施复合肥40公斤、花生专用控释肥30公斤、微生物菌肥25公斤、有机肥50公斤。

专家验收组测产结果显示,生产对照田平均亩产603.2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70.4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05.8公斤。技术示范方在节约种子20%、节约化肥17.6%的条件下,增产17.0%以上。

团队骨干张佳蕾研究员、郭峰研究员、王建国助理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认真总结分析了示范田高产的原因。例如,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示范田中,课题组以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筛选应用为基础,创新集成了地力改良提升技术、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技术、精播质量提升技术、高质量群体构建技术、田间智慧化管控技术等;在威海乳山市徐家镇示范田中,课题组集成应用了地力改良提升、机械化轻简化生产、精播质量提升、高质量群体构建等技术。

在他们看来,正是如此不断研发、优化和集成新技术,并推广落地,才有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千亩示范方在机械化率100%、节约种子20%、节约化肥20%以上的条件下,增产14.79%;才有了威海乳山市徐家镇示范田比对照田增产16.71%,节本增收20%以上的结果。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