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图汇·影像非遗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解锁民族服饰N种创新形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1:00 1

摘要:11月16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欧音草力孟的工作室里,一件件融合创新的服饰吸引了前来参观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蒙古袍上点缀着旗袍的典雅线条、现代卫衣配上传统盘扣……老手艺与新潮流碰撞出别样火花。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秦梅花摄影报道)11月16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欧音草力孟的工作室里,一件件融合创新的服饰吸引了前来参观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蒙古袍上点缀着旗袍的典雅线条、现代卫衣配上传统盘扣……老手艺与新潮流碰撞出别样火花。

11月16日,欧音草力孟把苏绣和平绣结合在一起,尝试创作新品。

11月15日,欧音草力孟在为顾客介绍服装如何配色。

作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服饰传承人,欧音草力孟让传统蒙古族服饰走出牧场,催生出融合传统与时尚的服饰及系列刺绣衍生品等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

刺绣是蒙古族服饰的灵魂,对刺绣的热爱,源于欧音草力孟童年的记忆。出生在和静县的欧音草力孟从小身边都是刺绣元素——小伙伴们穿的棉袜、手套、衣服上,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上都绣制着精美的纹样。“村里的妇女人人都会刺绣,我天天看奶奶和长辈们做针线活,从小就跟着绣简单的纹样,越学越着迷。”

2024年5月14日,欧音草力孟在为顾客缝制定制的服装。

从学校出来后,欧音草力孟投身现代时尚服装销售,2004至2008年开了两家门店。后来,她偶然看到一部纪录片,内容是一位深圳女性将云贵地区的刺绣作品缝在牛仔服上,既帮着当地妇女增收,又打响了刺绣产品的名气。这件事让她有了新的思路,开始转型专注于民族服饰的开发与设计。

为了精进技艺、拓宽思路,那些年,她每年都远赴苏州、杭州等地挑选绣线和面料,跟着当地匠人学习刺绣与服装设计。她还多次前往内蒙古,了解当地传统刺绣文化,在传统蒙古族刺绣“紧、密、厚、实”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地方的刺绣风格,并创新配色。“只有兼容并蓄,老手艺才能被更多人喜欢。”欧音草力孟说。

2024年4月,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上,模特在展示欧音草力孟设计的服饰。

11月16日,游客在选购欧音草力孟设计的文创产品。

近年来,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设计出刺绣耳环、帽子、布偶、挂件等文创产品。这些作品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充满时尚感,既能穿戴又可收藏,受到游客青睐。“今年夏天,有位法国游客买了一对刺绣耳环,说要把这份中国礼物带回家乡。”

传承不仅要创新,更要育人。欧音草力孟多次回到和静县,对当地绣娘进行培训,成了绣娘们信赖的“老师”。她带着团队培训学员、下订单、回收成品。“她让我们的产品走出了牧区,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收入,改善了生活。”绣娘其其格提起欧音草力孟,不停地竖起大拇指。

11月12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路街道举办的活动中,欧音草力孟(左)为居民讲解蒙古族服饰的工艺特点。

2024年4月,欧音草力孟(后排左一)在乌鲁木齐市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后与学员合影。

线上线下,欧音草力孟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发力。工作之余,她在抖音等平台发布有关刺绣作品和民族服饰的视频,通过直播免费教学;走进校园、街道社区,开设非遗技艺手作体验课和讲座。“有人想拜师学艺,我都免费教。我要让这些老手艺完整地传下去。”欧音草力孟说。

如今,工作室又多了几位年轻人,欧音草力孟的心中也有了新规划:未来,将设计出更多结合传统与时尚的接地气的产品,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亮眼的光彩。

来源:天山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