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部焕新归来:以臻藏,续经典风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05 1

摘要:385万起拍的绿奇楠还没落槌,直播间已经有人喊出“低于500万别举牌”,屏幕外的普通人第一次真切闻到顶级沉香的烧钱味。

385万起拍的绿奇楠还没落槌,直播间已经有人喊出“低于500万别举牌”,屏幕外的普通人第一次真切闻到顶级沉香的烧钱味。

这股味道把今年春拍的寒意冲得七零八落。

尚品部把珠宝、古董、矿晶、沉香摆成一条线,价格最友好的小矿晶标价九千八,最贵的翡翠手镯直接680万起跳。

价差拉到七百倍的背后,是拍卖行在悄悄改口:不再教育你投资,而是劝你买一张生活入场券。

先别急着皱眉价高。

去珠宝柜台转一圈就能发现,高冰种镯子专柜标价早就冲破八位数,还得配货等三个月。

拍卖场上那对手镯680万起,至少是真敢拿出来让人公开竞价的。

去年全球珠宝拍卖成交总额上涨15%,顶级翡翠和彩宝几乎没跌过,钱只是换了个更隐蔽的赛道。

沉香更夸张。

越南芽庄绿奇楠三年前克价两万,如今翻倍到四万五,原料贩子直接说野生料“按克算比黄金贵十倍”。

烧一克等于烧掉一部iPhone,听着邪乎,可圈子里的人只关心今天能抢到多少。

养生直播间把奇楠切片当保健品卖,中年观众边泡脚边下单,库存秒空。

稀缺故事加上健康焦虑,价格天花板被一次次捅破。

矿晶过去被当成景区门口二十块钱一块的纪念品。

直到国外拍行把一件异极矿拍出150万美元,国内豪宅样板间开始用紫水晶洞当玄关屏风,风水师说能“聚气”,设计师说“有面”,于是价格水涨船高。

尚品部这次把紫晶洞标价28万,瞬间被订走。

买主不是地质爱好者,而是刚买下滨江大平层的90后,玄关空着,需要一件不撞脸的“大玩具”。

西洋古董也在悄悄降价。

弗朗索瓦·林克的路易十五样式柜子在纽约刚拍出125万美元,同套国内标价150万人民币,价差肉眼可见。

关税下调只是一方面,更主要是欧美老买家在收缩,国内新买家还在培养,拍卖行宁愿少赚也要把货先搬到中国仓库。

毕竟,谁也不想错过下一个接盘的富矿。

整场拍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把“收藏”拆成三六九等。

顶级货用来撑场面,中产款负责走量,入门款提供参与感。

你花九千八买一块萤石,也能拿到竞价牌,回家拍照发圈,配文“今天也参与了几千万的项目”。

情绪价值给足,下一步再劝你升级消费。

套路和奢侈品包包一模一样,只是包还能背出门,矿晶只能摆家里,但社交货币的属性一点没少。

有人算过一笔账:把买齐爱马仕经典色系的预算拿去拍一件高色高冰翡翠珠链,五年后包包二手价打七折,翡翠只要没纹没裂,大概率跑赢通胀。

真假没人敢打包票,但富豪们愿意用闲钱赌这一把。

毕竟,股票账户绿油油,一线城市限购,总要给热钱找出口。

拍卖行只是顺势把商品故事讲成“传家”“避险”“身份”,精准踩中焦虑点。

更隐蔽的推手是直播间。

镜头对准绿奇楠,主播拿打火机一点,白烟升起,弹幕齐刷“闻到钱味”。

三分钟讲解,两分钟竞价,剩下时间反复提醒“再不买就烧没了”。

情绪被拉到最满,价格早已脱离香料本身,变成一场线上狂欢。

围观者里真正买得起的人不到千分之一,但拍卖行要的就是流量裂变,下次开拍,总有新面孔带着银行卡冲进来。

所以,别急着嘲笑“石头卖成房价”。

从沉香到矿晶,从翡翠到古董,背后都是同一套逻辑:把稀缺故事讲成生活必需品,再把生活必需品包装成身份符号。

你可以不认同,但挡不住别人用真金白银投票。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当普通人把养老钱换成一块“未来会暴涨”的粉晶时,是否知道自己接的是第几棒。

拍卖行不会告诉你答案。

他们只负责把灯打在最耀眼的石头上,让全场的人相信:下一块成交的,就是你现在看中的这块。

来源:大气辰星WXra0RJ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