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警方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突出位置,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与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构建覆盖重要栖息地的巡护救助网络、对非法猎捕野生鸟类行为实施“零容忍”打击,并积极推动全民爱鸟护鸟意识提升,多措并举筑牢候鸟保护安全网,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警方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突出位置,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与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构建覆盖重要栖息地的巡护救助网络、对非法猎捕野生鸟类行为实施“零容忍”打击,并积极推动全民爱鸟护鸟意识提升,多措并举筑牢候鸟保护安全网,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警民携手
构建全方位救助网络
东海县公安局与林业部门、野生动物保护站共同构建了高效的“群众发现-警方响应-专业救治”三级救助网络,并建立了24小时联动响应机制。该机制以指挥中心为枢纽,在各派出所设立救助联络点,确保群众通过110报警平台或派出所电话提出的救助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受理。同时,警方与野生动物保护站建立了专线联系和专业救治“绿色通道 ”,确保受伤野生动物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救治。
9月25日傍晚,一只蜷缩在西双湖景区草丛中的“ 怪鸟”被散步的市民王先生发现。“它嘴巴长长的,眼睛周围有血,我想靠近它却扑腾着飞不起来。”王先生描述道。他想起之前看到过的警方保护宣传,没有贸然处理,而是找来纸箱小心翼翼将其安置后,直接送到了正在路口执勤的交管大队牛山中队民警手中。执勤交警小心地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其眼部有明显外伤,立即通过内部绿色通道联系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后经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鉴定,这只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丘鹬,其习性隐蔽,在城区极为罕见。由于救助及时,这只丘鹬在经过保护站的专业康复训练后,已完全康复,并成功放归西双湖。
打防结合
零容忍打击非法狩猎
在构建温情救助网络的同时,东海县公安局对一切危害野生动物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建立了“情报导侦、精准打击、深度整治”的立体化打击模式。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东海警方整合食药环侦、森林警察、派出所等多警种力量,常态化开展“护鸟清网”专项行动,通过加强重点林区、湿地的日常巡逻与伏击守候,结合线上线索排查与群众举报,对非法狩猎、交易野生动物等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
近日,东海警方通过日常走访和线索摸排,成功破获一起非法狩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姜某。在姜某家中,民警现场查获了其用于作案的细密粘网3张、电子诱捕器1个以及若干鸟食诱饵。“这种粘网材质细韧,颜色隐蔽,鸟类在飞行中极难察觉,一旦撞上便越挣扎缠得越紧,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办案民警表示,“尤其是在迁徙季,一张网一晚就可能造成几十只鸟类的伤亡,对生态破坏极大。”经审讯,姜某对其在禁猎期、使用禁猎工具进行非法狩猎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此案的迅速侦办,有效斩断了伸向候鸟的黑手,对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
今年以来,东海警方已侦办类似非法狩猎案件1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人,收缴并销毁各类捕鸟网具30余张,有效斩断了伸向候鸟的黑手,对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
宣教先行
凝聚全民保护共识
东海警方定期组织食药环侦民警深入社区、乡村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守护候鸟、和谐共生”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不仅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了本地区常见的保护鸟类,还精心准备了宣传图册,详细讲解了遇到受伤野生动物应遵循的“静观、勿扰、及时报警”原则,以及简单的临时救护措施。“以前在田里看到不认识的鸟,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听了讲解,心里有底了,也知道保护它们是每个人的责任。”一位参加活动的张大爷感慨道。
通过持续而深入的宣传工作,使爱鸟护鸟的意识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袁青青 贾玉洁)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