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小区新建了电动车停车棚,配备了充电桩,住户的电动车不用风吹雨淋,也不必为充电安全担心了。”信都区凰家公元小区居民王超点赞小区里的电动车充电设施。
全市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39581个,充电端口数和车辆数比例已稳定达到1∶5以上
2706个住宅小区实现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
本报讯(记者高敏 通讯员孟祥业)“今年小区新建了电动车停车棚,配备了充电桩,住户的电动车不用风吹雨淋,也不必为充电安全担心了。”信都区凰家公元小区居民王超点赞小区里的电动车充电设施。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车难,现有充电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充电需求,迫切需要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苑宗辉说,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提升工程被列入今年20项民生工程之中,目前全市既有住宅小区2706个,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39581个,充电端口数和车辆数比例已稳定达到1∶5以上;车棚覆盖充电端口222833个,覆盖率93%;视频监控覆盖充电端口226110个,覆盖率94.5%,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年初,市住建局组织街道、社区、物业等力量,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公共场所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账,分类统计充电设施缺口情况。在此基础上,该局会同相关部门构建“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优先利用闲置空地集中改造充电区,新建小区将充电桩纳入规划强制标准,明确每户不少于1个充电车位的标准配置充电设施,并引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单位院内利用现有场地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采取平价充电的模式,满足职工充电需求,实现满电回家,缓解小区充电压力。
围绕充电安全,我市充电端口统一配备含自动断电、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智能安全设备,充电场地内设置高清监控、干粉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设施,实现“技防+人防”双重保障,从源头遏制安全事故。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