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38所985最新榜,哈工大回第9,西安交大第12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04:53 1

摘要:2025年中国985高校最新排名出炉,来自ABC中国大学榜单,这份榜单囊括了全国范围内的852所公办本科院校,不过这一次在985名录中国防科技大学并未参与评分,因此实际上榜的985学校有38所之多,这个名单既关乎学校的整体实力又牵动着学生与家长的心弦,“985

2025年中国985高校最新排名出炉,来自ABC中国大学榜单,这份榜单囊括了全国范围内的852所公办本科院校,不过这一次在985名录中国防科技大学并未参与评分,因此实际上榜的985学校有38所之多,这个名单既关乎学校的整体实力又牵动着学生与家长的心弦,“985工程”虽已归入“双一流”,社会上对它的认知及期待依然存在。

总体排序没有太多意外,清华和北大还是前两名。第三出现了并列情况,浙江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同占据这一位置,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大学三者并列第五名,在前十名单中还包含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几个名字,从这份名单上可以看出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在基础研究同应用技术之间具有某种平衡的优势特征,并且也能体现出学科特色及地区资源方面的差异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位于北京,一直是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属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为主的一类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回到前十,在黑龙江的省会城市,是首批985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20年,经历过一段发展低潮期之后又开始复苏,工程学科方面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在前十之内,该所在北京市,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校于1952年,曾用名为北京航空学院,到1988年才改名为现在的名字,其在航空航天以及信息工程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

排在第11位的是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有着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而学校于1928年开始使用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名。第12是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的省会城市,这个校系与上海交大有共同来源,都是由合并。第14就是华中科技大学,也是位于武汉地区,其学校的发展历史也十分悠久,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排在第15位,它位于广州,在建校年份上属于1920年代,由孙中山倡议创建,并于1926年被命名为中山大学。而从第16到第20位分别是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还有南开大学和四川大学这几所学校,在各自领域或者地区里都有着不错的影响力并且具有很强的学科实力。

在中后段排名里面,一些学校的背景和学科特色很值得留意,山东大学位列第21,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985高校,它起源于清朝末年,办学时间已过百年二十年。西北工业大学位于西安,排第22,它是重要工科院校之一,而且是国内几所具有涉军工背景高校的一员。厦门大学排到第23位,处在福建沿海城市,校园环境受到好评,位置较好,但工程学科比较弱,在综合排名上有影响,天津大学位居第24,学校创建于19世纪末期,算是现代高等教育在中国较早出现的一批高校,过去曾经历史地位很高,不过这次名次落到二十来个。

中南大学排在第25,校址长沙,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历史积淀。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26,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27,吉林大学排名第28,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29,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30,中国农业大学位列第31,湖南大学位于第32,重庆大学位居第33,东北大学处在第34,兰州大学处于第35,排名靠后的几所985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第3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37,中央民族大学(第38。榜单对这几所学校也做了注释:中国海洋大学在全国综合排序上没有进入前4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没能挤进全国前50;而中央民族大学在总榜里也没有迈进前60。

榜单背后藏着各校在学科布局、历史积淀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高校的强项可能是理工、工科或者农业、人文社科,每所学校的发挥都跟这些侧重点紧密相关。地域因素也不可忽视,京津沪等地的高校常常受益于资源集中、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合作,还有学校的发展轨迹不一样,有的长久稳定,有的经历过起伏再爬升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属于后者,曾经受到地区与阶段性的困扰,在后期靠学科调整和资源整合重新提升排名,厦门大学显示了环境及文理结合的优势,不过工科力量相对薄弱影响到总分成绩,天津大学有着明显的历史地位优势,但是当下的竞争形势之下名次并不处于前二十位。

大家对这份排名的看法不一样,有人觉得排名可以给高校挑选当参照,尤其是知道学科优势和就业联系的时候;也有人感觉排名不能完全体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感受,学生选学校还要看专业合适和个人发展状况。高校的排名会被评价指标左右,各个榜单看重的地方不同,所以结果也许会有所差别,家长和考生得明白排名包含哪些因素,有什么限制才好,挑大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科方向,导师团队,实习机会以及所在城市这些情况。

最后把问题抛给读者: 你怎么看这些排名?在你眼里,哪些因素最该成为选校的重要依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大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