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广告吹得响亮,是兵马俑门口的长队和洒金桥的烟火气,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不是广告吹得响亮,是兵马俑门口的长队和洒金桥的烟火气,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古城墙根下,钟楼一响,人流就像潮水一样涌来。
手里的肉夹馍还烫着,嘴里的凉皮还辣着,腿已经开始盘算站了。
先说这个城怎么落脚,别绕远路。
高铁站分好几个名字,看着近,其实差得远。
西安北站是高铁大动脉,大部分车都停在这里,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地铁二号线直通钟楼,半个多小时。
西安车站是老火车站,就在城墙边上,出站就能看到古城一眼,去解放路、火车站周边方便。
西安南站太偏,基本不用考虑,不用走错。
不想折腾,就记住一点,进城玩,首选地铁能直达西安北站。
机场在咸阳,叫咸阳国际机场,离西安市区一个钟头的车程,有城际铁路,也有机场大巴,打车要一百多块,心里震数。
先说城里怎么走,地铁是王道。
在西安自驾,尤其是在城墙里,那是给自己找麻烦。路窄,单行多,停车位比肉夹馍还抢手。
地铁线路把购物都串起来了,二号线穿南北,钟楼、北站一条线;四号线过大雁跑塔、大唐芙园。一张交通卡或者手机扫码。
去兵马雕像远,别自己瞎找车。火车站东广场坐“游5路”(306路),一站直达,票价便宜,车上还有讲解,稳当。
来这座城,最少留三天。
第一天,泡在城墙里。下午骑一圈古城墙,风吹一边,一边是老房子,一边是高楼,感觉很特别。逛钟楼、鼓楼,晚上进钻回民街或者洒金桥,被人流推着走。
第二天,前往东线。一早坐车去兵马雕像,看坑里那些站了千年的士兵,那股劲儿,照片里根本看不出来。下午去华清池,听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看看骊山。
第三天,看是长安的底子。去陕西历史玄博物馆,宝贝多得看不完,票一定要提前一周在网上约,不然门口排队也进不去。下午去大雁塔,看奘取经背存经文的地方,晚上就在大唐不夜城走走,灯一亮,就像回了唐朝。
兵马雕像的名头不是盖的,一号坑最大,气势最足。
三个坑,每个士兵的脸都不一样,当年工匠的手艺,服了。
别跟野导游走,自己租个讲解器,听得明白,看得见踏实。
城墙要下午四五点上去,租个自行车,骑一圈两小时,正好能看个日落。
墙砖都是老的,坑坑洼洼,骑车别太快。
大雁塔北广场有音乐喷泉,晚上人多,想看就早点占位置。
大唐不夜城创建了一个主题公园,晚上看个热闹,各种表演,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小哥哥特别多。
再说吃,碳水的天堂,闪电。
肉夹馍要吃现烤的白吉馍,外皮酥脆,里面夹着炖得烂烂的腊汁肉,一口下去油都冒出来,香。
羊肉泡馍得自己掰,掰得越碎越入味,掰完移位店家去煮,粉丝、木耳、黄花菜配上,最后淋一勺辣子,吃得满头大汗。
biangbiang面,裤宽,一碗就三四根,油泼辣子一浇,蒜末一配,拌开吃,过瘾。
凉皮分好几种,麻酱的香,秦镇的米皮滑,配个肉夹馍,就是主角“三秦套餐”。
想喝点啥,人手一瓶冰峰汽水,橘子味儿,甜,当地人的可乐。
不想踩雷,就一个办法,真吃家都往小巷子里钻。回民街主街是给游客逛的,好东西藏在洒金桥、大皮院这些岔路里。看哪家店当地人多,坐进去准没错。
住哪儿,看你图什么。
想方便,就住钟楼、鼓楼附近,地铁交汇,去哪儿都近,晚上逛街也方便。缺点是老酒店多,房间小,周末休息。
想清静、新潮,就住曲江新区,大雁塔那一片。酒店新,环境好,晚上去大唐不夜城近。缺点是离城墙里有点远。
赶高铁的,就住在西安北站附近,选择多,第二天不用起大早。
打卡普遍是常态,这句话很难听,但确实。
陕博的票,能约多早约多早,免费票最难抢,收费的票有点好点。
兵马俑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人最多,或赶早,或赶晚。
节假日来了,做好心理准备,去哪儿都是人,吃饭排队,上厕所排队,看景也是人挤人。
工作日来,体验感能提升一大半,酒店便宜,吃饭不用等,拍照也能找到没人的流程图。
讲点避坑的,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
别信正规火车站拉客的“一日游”,最后都是带你去购物点。去兵马俑就坐的游5路。
看看门口卖的蓝田玉、兵马雕像小模型,就行,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虚高。
回民街买东西可以稍微还价,但别太狠,店家脾气也直。
想买特产,带点牛羊肉泡馍、绿豆糕,狗头枣就行,腊肠包装,方便。
有人问这城凭啥这么火。
一句老话就够了,一脚踩下去,半脚在唐朝。
这城不读书玩虚的,历史上就摆在脸上,城墙围着,黄土埋着,随便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一串故事。
司马迁在这里写的《史记》,根基坚硬。
李白在这儿喝着酒,写着诗,口气大。
这城的风景,就像一碗油泼面,看着粗,吃着香,吃心里踏实。
来之前,心里装的是长安。
走的时候,兜里揣着个肉夹馍,心里念叨是西安。
来一趟,吹吹城墙上的风,吃一碗掰碎了的泡馍,你就懂了。
来源:分秒必争风筝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