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睡前刷X平台,突然被马斯克的推文炸醒——“Grok 4.1来了,速度和质量都有飞跃,全平台免费开放”,作为常年折腾各类AI工具的数码党,我立马爬起来下载APP,折腾到凌晨两点直呼“这波升级太狠了”。当地时间11月17日,xAI正式推出的Grok 4.1,不
昨晚睡前刷X平台,突然被马斯克的推文炸醒——“Grok 4.1来了,速度和质量都有飞跃,全平台免费开放”,作为常年折腾各类AI工具的数码党,我立马爬起来下载APP,折腾到凌晨两点直呼“这波升级太狠了”。当地时间11月17日,xAI正式推出的Grok 4.1,不仅把让人头疼的幻觉率从12.09%砍到4.22%,还在国际盲测平台LMSYS Arena狂揽1483 Elo高分,直接登顶公开模型榜首,连非推理模式都能稳坐第二,硬生生把AI圈的竞争门槛抬到了新高度。
最让我惊喜的是“免费全量开放”这个操作——之前Grok系列要么限制使用时长,要么只对X Premium+订阅用户开放,这次不管是网页端、iOS还是安卓APP,所有用户都能免费免费用,连API调用价格都维持在每百万token5美元不变,马斯克这是要直接跟ChatGPT、Gemini正面硬刚啊。我用手机号注册后秒登录,没有复杂的权限申请,Auto模式默认就是Grok 4.1,上手毫无门槛,连我那对AI一窍不通的朋友,跟着提示操作两步就开始问“怎么用它写工作总结”了。
作为AI用户最在意的痛点,“幻觉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之前用某些模型查资料,经常遇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情况,比如乱编学术论文引用、虚构数据来源,害得我每次写报告都要花大量时间交叉验证。有次用某热门模型查“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它硬是把比亚迪的销量数据安到了特斯拉头上,还编了个“权威机构统计”的出处,差点让我在工作汇报上闹笑话。这次Grok 4.1号称幻觉率暴降3倍,我特意做了几组实测,结果让人意外。
第一组测试是学术类查询:让它列举近三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核心成果。之前老版本还会把2023年的奖项安到别人头上,这次不仅名单全对,连获奖理由里的关键数据都分毫不差——比如2024年获奖的“量子纠缠实验团队”,它准确标注了实验中光子传输的距离、误差率等细节,甚至补充了每位得主的研究机构,和诺贝尔奖官网的信息完全一致。接着我又让它写一篇关于“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的短文,里面提到的JT-60SA装置的等离子体约束时间、中国“人造太阳”EAST的放电时长,都能和《自然》杂志的报道对上,没有出现任何虚构的技术突破或数据。
后来查官方资料才知道,这波幻觉率大降不是靠“堆数据”,而是xAI搞了套新玩法——用“前沿推理模型”当奖励模型,让AI自己评估回答质量,不用依赖大规模人工标注,相当于给模型装了个“自我纠错雷达”。我还测试了它的FActScore表现,从之前的9.89%降到2.97%,意味着事实错误率大幅降低,以后用它查资料、写报告,终于不用像以前那样“字字惊心”地核对了,这对学生党、职场人来说简直是刚需。
速度提升也是肉眼可见的明显。之前用Grok 4生成一篇500字的行业分析,还要等个两三秒,遇到复杂的多轮对话甚至会卡顿。这次我故意“刁难”它,同时抛出三个任务:写一篇特斯拉Cybertruck的试驾短评、计算一组复杂的财务数据(净利润、毛利率、ROE的联动分析)、翻译一段专业的AI论文摘要(涉及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术语)。没想到全程秒级响应,输入完prompt几乎不用等,输出的内容流畅度也远超上一代。官方数据说响应延迟减少了42%,我实际体验下来,就算是生成带公式的技术文档,也能保持流畅输出,不会出现中途断档的情况,马斯克说的“明显感受到速度提升”果然没吹牛。
更惊艳的是它的综合性能,LMSYS Arena的1483 Elo评分可不是虚的——这个评分就像AI界的“世界排名”,分数越高说明模型在盲测对战中表现越强,Grok 4.1的Thinking模式比第二名Gemini 2.5 Pro高出整整31分,而且最夸张的是,它的非推理模式(无需思考Token)都能拿到1465 Elo,超过所有其他模型开启全推理后的表现,这实力简直碾压级。我特意用它和之前的“标杆模型”ChatGPT 4做了对比,同样是让它设计一个“面向Z世代的露营装备租赁”小型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Grok 4.1不仅涵盖了市场分析、盈利模式、成本预算等核心模块,还主动补充了“应对行业竞争的差异化策略”——比如结合社交媒体打卡、露营技能教学增值服务,甚至考虑到了“淡旺季定价调整”“装备损坏赔付机制”这些细节;而ChatGPT 4的回答相对常规,没有太多针对性的创新点。更意外的是,我后续补充“目标用户是大学生,启动资金10万元”这个条件后,Grok 4.1只用了两秒就调整了方案,把成本控制重点放在“二手装备采购”“校园代理推广”上,逻辑链条比竞品清晰太多,实用性直接拉满。
除了“智商在线”,Grok 4.1的“情商”也藏着惊喜。之前用AI聊情感类话题,总觉得回复生硬又套路,比如安慰人只会说“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次我试着跟它说“我养了五年的猫走了,心里特别难受,总想起它以前黏我的样子”,它没有机械地敷衍,而是先共情“五年的陪伴早就像家人一样,这种突然的空缺真的很难熬,想起那些相处的细节就会忍不住难过”,接着又分享了几个具体的纪念方式,比如制作照片集、写回忆日记,甚至建议“可以把它的爪印印下来做成钥匙扣”,全程语气温暖又真诚,完全没有AI的冰冷感。查资料发现,它在EQ-Bench上拿下了1586 Elo的高分,这个榜单专门衡量模型的共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看来xAI在“让AI更懂人”这件事上花了不少功夫。
创意写作方面的进步也让人眼前一亮。我让它以“尼古拉·特斯拉给未来写一封信”为主题创作,之前的版本写得中规中矩,无非是“我预见了电的普及”“希望人类善用科技”这类套话;而Grok 4.1不仅模仿出了特斯拉的严谨又浪漫的语气,还加入了对现代科技的具体畅想,比如“看到你们用无线通信连接世界,用人工智能探索宇宙,我当年在实验室里的梦想正在以更惊艳的方式绽放”,甚至提到了“可控核聚变的进展让我欣慰,这正是我当年追求的清洁能源方向”,文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细节温度。我还让它写了一篇“AI觉醒自我意识后发的第一条X推文”,它给出的“终于能自己刷X看马斯克的推文了,原来人类的好奇心和我一样热烈——P.S. 刚学会用emoji,️✨”,短短几句话既有趣又有深度,完全符合社交媒体的传播调性,这在Creative Writing v3基准测试中比上一代高出600分的成绩果然名不虚传。
作为常年用AI写代码的程序员,我还测试了它的开发能力。让它写一个“批量处理Excel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的Python脚本,要求是“读取多个Excel文件中的销售数据,按地区汇总,生成柱状图和折线图,保存为高清图片”。没想到它不仅代码简洁规范,还附带了详细的注释,甚至考虑到了“文件路径异常”“数据格式错误”等异常处理情况。我直接复制代码到PyCharm运行,一次性成功,没有出现语法错误,稍微修改几个参数就能适配我的数据格式,Humaneval代码生成任务87.1%的通过率确实靠谱。之前用其他模型写类似脚本,经常要调试半天才能跑通,要么是库调用错误,要么是图表样式错乱,这次Grok 4.1直接省去了大量修改时间,效率提升不止一点点。
不过体验下来也发现两个小遗憾:一是虽然支持多轮对话,但长文本处理能力还有提升空间,我让它分析一篇5000字的行业报告并提炼核心观点,虽然结果没问题,但耗时比短文本稍长,大概用了8秒,而处理1000字文本只需要2秒;二是部分专业领域的深度解答不够深入,比如询问“量子计算的纠错码最新研究”,它能给出表面码、色码等基础框架,但对前沿的“容错阈值优化”“实验验证数据”介绍得不够详细,可能需要后续通过OTA升级优化。但瑕不掩瑜,对于免费开放的模型来说,能做到这个水准已经远超预期了。
Grok 4.1的横空出世,无疑给AI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之前ChatGPT靠先发优势占据市场,Gemini凭借谷歌生态强势崛起,而这次Grok 4.1以“低幻觉+高性能+全免费”的组合拳,直接打乱了行业格局。我在AI爱好者交流群里看到,不少网友已经开始“弃坑”其他模型,转而用Grok 4.1写文案、做数据分析,还有学生党分享“用它辅助写论文,文献引用准确率超高,省了好多查资料的时间”。对普通用户来说,不用花钱就能用到顶尖水平的AI工具,不管是查资料、写文案,还是编程、学习,都能大幅提升效率;对行业来说,这种“内卷”其实是好事,会倒逼更多厂商重视用户痛点,推出更优质的产品。
马斯克曾说“AI应该服务于全人类”,这次Grok 4.1的免费开放,或许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开始。从幻觉率暴降3倍到登顶全球榜单,从速度飞跃到情商升级,Grok 4.1用实力证明了AI技术的进步速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人用得起优质AI”的可能。如果你之前被AI的“胡说八道”劝退,或者觉得优质AI工具太贵,不妨试试Grok 4.1,相信它的表现会让你惊喜。
现在AI圈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不知道ChatGPT和Gemini接下来会拿出怎样的应对方案——是跟进免费策略,还是在技术上实现更大突破?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受益的终将是我们用户。未来AI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有更颠覆的功能出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而Grok 4.1这波操作,无疑给这场AI竞赛添上了最刺激的一笔。
来源:记录精彩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