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一下,按照入场清单,还差一项关键设备的现场校验记录。所有入场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这既是对项目负责,更是为大家安全上岗加一道保险,绝不能掉以轻心。”日前,在重庆分公司集气末站施工现场,重庆分公司监督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人员姜东拦住正准备带领队伍入场的承包商负责
“等一下,按照入场清单,还差一项关键设备的现场校验记录。所有入场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这既是对项目负责,更是为大家安全上岗加一道保险,绝不能掉以轻心。”日前,在重庆分公司集气末站施工现场,重庆分公司监督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人员姜东拦住正准备带领队伍入场的承包商负责人。这番主动拦截与细致核查,直观展现了该分公司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中,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深刻转变。
年初以来,监督管理中心以压实责任为抓手,通过健全承包商管理机制、强化全过程闭环监管,累计开展基建项目施工检查62次,排查出的各类问题全部实行分级管控、逐项整改销号,有力筑牢大庆川渝探区基建工程的安全防线。
源头管控,严把入场“三关”。该中心以健全承包商管理制度为突破口,聚焦承包商入场前HSE审查、施工过程监督与竣工后安全绩效评估三大关键环节,通过梳理岗位职责、规范管理流程,严抓入场审查与现场安全交底,强化基建系统安全管理。在承包商入场环节,严格审查三类关键人员资质能力,严格检查作业设备安全性能,严格审核施工方案安全性,从源头遏制隐患。在茅口组产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先后对3家承包商发出整改通知,淘汰不合格机具 5 台套,切实守住准入底线。
过程严管,织密现场“防护网”。入场后的现场监管同样不松劲。在茅口组产能建设工程项目中,该中心组织承包商、属地单位共同开展安全风险识别,通过“安全晨会”“风险告知卡”等形式,实现风险早知道、防范早准备。这种联动监管模式已在重庆分公司所有基建项目中推广实施。同时,通过作业双监护、岗位三检制、可视化交底等方式,给承包商戴上安全“紧箍咒”,推动隐患排查从“被动整改”向“主动自查”转变。如今,在合深2集气站等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主动标注隐患、提前整改已成为常态。“现在不用甲方催促,我们先把问题挑出来整改,既守住安全红线,也维护了自身口碑。”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李晶昌的话,道出了承包商的思想转变。
机制护航,强化追溯问责。四季度以来,该中心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全面推行“双责追溯制”,要求各基层站队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同步分析问题根源、堵塞管理漏洞。通过系统施策,同类问题重复率下降 15%。从站场建设到管道敷设,从建设工程到设备安装,监督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人员与承包商一道,全力排查隐患,守护生命安全,推动承包商安全管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深度跨越,为大庆川渝探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编辑 杨帆
责编 彭勃
本文来自【大庆油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