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喝白酒,石某又邀拓某王某喝啤酒,拓某回家猝死,谁担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9:39 1

摘要:消息来源,来自头条热榜第15名,红星新闻11月17日报道,网易新闻11月18日报道。

消息来源,来自头条热榜第15名,红星新闻11月17日报道,网易新闻11月18日报道。

对这一报道简介:

2024年7月,拓某应邀参加曹某婚宴夜场,席间与石某等人喝白酒,拓某喝了4两半白酒。

之后,石某拓某同行,石某又邀王某吃烧烤喝啤酒,拓某喝了少量啤酒。

之后3人各自回家。

7月7日,拓某在家中死亡,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拓某家属把曹某,石某,王某及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索赔141万元。

近日,内蒙古一旗法院核定139万元,一审判决曹某担责1%,赔偿1.39万元,石某担责5%,王某担责3%,由二人投保的“安心酒保”保险公司赔偿11万余元。

我仅对上述报道为素材予以评论。

我免责声明,不构成侵权和传播不实信息。

1.新郎作为婚宴的组织者,是否对曹某猝死担责?

虽然法院判曹某担责1%,赔偿仅1.39万元,数额不多。

曹某对拓某猝死是否存在过错?

民法一个重要原则是存在过错应担责,没有过错1分钱也不担责。

诚言新郎作为婚宴的举办方,组织者对来宾有“安全保障义务”。

但婚宴的组织者有别于几个人的小型聚餐。

安全保障义务体现在提供就餐的安全环境,提供就餐的食品安全保障,提供的喜酒安全,非毒酒假酒,非常人所喝超过60度的烈性酒。

婚宴来宾数十人上百人,要求新郎要对所有来宾饮酒安全尽到善意提醒少饮酒,新郎作为婚宴聚焦人物,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同时与婚宴来宾“喝喜酒”祝福一对新人喜庆气氛不相符。

为此,判令新郎担1%责也不该。

如果此例一开,新郎为避免担责,会造成婚宴不上酒,与“无酒不成席”的婚宴传统相违背。

新郎得知拓某猝死,可以自愿给予其家属人道主义慰问金,那倒是可以的。

2.对石某和王某及保险公司担责的分析。

法院判石某担责5%,王某担责3%,两人加起来担责8%,另外曹某担责1%,共9%,担责比例过大。

王某未参加曹某的婚宴,虽然知道了石某和拓某已经喝了白酒,仍和他俩一起喝啤酒,但对拓某猝死不该承担3%的责任,象征性的承担0.5%责任就不错了,让王某长个记性,吸取教训。

石某作为婚宴后第二次喝酒的组织者,明知拓某喝酒超量,应对拓某猝死承担较大责任,但也不该担责5%,降低到2.5%还算可以。

对某保险公司开展“安心酒保”这种创新的保险业务表示赞赏。

石某和王某看来是常喝白酒之人,有喝酒造成第三者死亡的意识投保。

他们的保险理赔期限,保险公司赔偿限额都在保险合同约定之内。

保险公司予以赔偿是有据可查的了。

3.拓某作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婚宴适当喝酒,给婚礼增加点喜庆气氛,对喝酒适可而止才是明智的。

明知自己不胜酒力,又没有同桌人劝酒,比酒,拼酒,逼酒的情况下,都是自己随意喝酒,你喝那么多酒干什么?

当石某邀第二次喝酒时,应当惋言谢绝直接回家。

可是又坐下喝酒,虽然不是白酒是啤酒。

白酒与啤酒混合在一起,是否对引起猝死的一个因素,我不是医务人员或者法医不得而知。

心源性猝死的特点,虽然我不是医生,但看书了解,发病突然,时间很短,来不及抢救,人就没命。

猝死不可抗拒,因此拓某猝死对两次饮酒要承坦绝大多数责任,即97%责任。

139万元的各项损失,除某保险公司赔偿3%以外,其他损失由拓某家属自担。

来源:凡人闲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