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民警和司法所的同志,帮我们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也让老父亲能安度晚年。” 近日,在宛城区公安分局溧河派出所调解室内,村民张某的两个女儿在赡养协议上郑重签字,向现场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表达由衷谢意。一场因早年家庭责任缺失引发的赡养纠纷,在派出所与司法、村委等部门
“感谢民警和司法所的同志,帮我们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也让老父亲能安度晚年。” 近日,在宛城区公安分局溧河派出所调解室内,村民张某的两个女儿在赡养协议上郑重签字,向现场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表达由衷谢意。一场因早年家庭责任缺失引发的赡养纠纷,在派出所与司法、村委等部门的联动调解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溧河派出所辖区村民张某早年与妻子离异,两个女儿自幼跟随母亲生活,张某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未能尽到养育义务,父女关系长期疏离。如今,张某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急需子女照料赡养。然而,由于早年缺失的父爱与家庭责任,两个女儿对张某心存芥蒂,不仅不愿承担赡养义务,甚至明确拒绝承认父女关系。
更令人揪心的是,张某并未反思自身过往的不足,反而采取极端方式向女儿“索要” 赡养,多次前往两个女儿的工作单位及居住小区闹事,不仅严重影响了女儿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引发了周边群众的议论,导致原本紧张的父女矛盾进一步升级。村委会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这起涉及家庭和谐的纠纷,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因双方积怨较深、诉求分歧较大,调解工作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避免矛盾持续恶化,防止发生更严重的冲突事件,保障双方合法权益,溧河派出所接到求助后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调解机制,联合司法部门专业调解员组成专项调解小组,全力化解这起棘手的家庭纠纷。
调解中,民警深入村庄通过走访村干部、邻里乡亲,详细了解张某家庭的过往情况、矛盾根源以及双方的核心诉求,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考虑到双方情绪对立严重,直接面对面沟通易引发冲突,民警采取“面对面” 与 “背靠背” 相结合的科学调解方式。一方面,民警分别与张某及其两个女儿进行单独沟通,耐心倾听各方的委屈与诉求。对张某,民警既肯定其晚年需要赡养的合理诉求,也严肃指出其早年未履行养育义务的问题,引导他正视自身不足,主动尝试与女儿修复关系。对两个女儿,民警则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进行疏导,详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子女对父母赡养义务的相关规定,明确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能因过往恩怨而免除,同时也理解她们心中的隔阂,鼓励她们放下芥蒂,考虑父亲晚年的实际困难。
在双方情绪逐渐平复、对立态度有所缓和后,民警适时组织“面对面” 调解,为父女三人搭建沟通桥梁。调解现场,民警耐心引导双方敞开心扉,倾诉各自的心声与顾虑,在沟通中化解误解、拉近距离。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耐心劝说、法理阐释和情感疏导,两个女儿最终放下心中的执念,理解了父亲晚年的孤独与不易,同意承担起赡养父亲的责任。张某也向女儿们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承诺今后会努力弥补过往的亏欠。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共识,签订了详细的赡养协议,这起僵持已久的赡养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下一步,宛城公安将继续加强与司法、综治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聚焦家庭、邻里等民生领域纠纷,及时发现、主动介入、妥善处置,用有温度的调解化解矛盾,用扎实的工作守护辖区和谐稳定,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家庭,让邻里和睦、家庭美满成为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来源:宛城政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