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央视主持罗京的儿子,14岁扛起家庭,母亲再婚只提了一个条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6 03:40 1

摘要: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前一刻还在炫耀父亲的14岁少年,下一秒就得收起眼泪撑起家……

罗京是万众熟知的央视“国脸”,光芒万丈 。

2009年他离世时,无数人痛心不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前一刻还在炫耀父亲的14岁少年,下一秒就得收起眼泪撑起家……

罗京和刘继红是实打实的校园恋情,从大学时的相互扶持,到工作后的相濡以沫,感情一直特别稳定。

两人结婚后住的单位老房子,墙面上贴满了罗疏桐的奖状,那都是罗京最引以为傲的“装饰”。

罗京当《新闻联播》主持人,经常早出晚归,可再忙也没亏过儿子。

早上上班路过校门口,总会给罗疏桐带串糖葫芦,糖衣裹得厚厚的;周末要加班,就提前录好童话故事,让妻子睡前放给儿子听。

小学开“我的爸爸”主题班会,罗疏桐攥着父亲的工作证就上了台。

他挺着小胸脯说“我爸爸是罗京,播新闻最厉害”,台下同学的羡慕眼神,让他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那时候的他哪能想到,这份骄傲会突然碎掉。

2008年夏天,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罗京却被查出了淋巴瘤。

刘继红拿到诊断报告时,当场就崩溃了,她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一直健康的丈夫会得这种病。

可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病情藏起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那段时间,罗京瘦得厉害,脸色也苍白。

但他还是硬撑着完成了奥运火炬手的任务,并且坚持主持《新闻联播》。

8月31日那天,是他最后一次播报,搭档李修平后来回忆,当时罗京腿都在抖,却还笑着说没事。

现在想想,他得有多能扛啊,住院后,化疗的痛苦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配型,大家都燃起了希望,可术前检查却发现,他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住手术。

2009年6月11日,罗京在睡梦中离开了。

八宝山的送别队伍排到了街角,康辉红着眼眶抬花篮,刘继红哭到晕厥,14岁的罗疏桐抱着父亲的遗像,抿着嘴没哭出声,可那眼神里的悲伤,谁都看得懂。

家里的天塌了,刘继红一边要处理后事,一边要照顾患老年痴呆的婆婆,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罗疏桐看着妈妈的样子,突然就长大了。

他放学先去医院陪奶奶,回家学着爸爸的样子做饭,还总讲学校的趣事逗妈妈开心。

他在日记里写:"爸走了,我得把这个家撑起来。"

日子总要往前过。

几年后,一个稳重的男人走进了刘继红的生活。

他知道刘继红的过往,心疼她的不容易,对罗疏桐也很好。

可刘继红一直犹豫,她怕儿子接受不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她跟罗疏桐提起这件事时,孩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妈,我同意,但是得带上奶奶。"

这句话一出口,刘继红瞬间就哭了。

她知道,儿子是记着爸爸生前说的"多陪陪奶奶"。

更让人欣慰的是,那个男人听完这个条件,非但没反对,还特别感动。

2013年高考,他凭着实打实的分数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选了父亲生前一直鼓励他学的计算机专业。

开学那天,他把父亲送的钢笔装在口袋里,报到后在笔记本上写:“爸爸,我到大学了,会好好学的。”

大学里他没闲着,加入编程社团,熬夜做项目时,就想起父亲当年熬夜备稿的样子,再累也咬牙坚持。

四年下来,他拿了三次国家奖学金,还带着团队拿了全国计算机竞赛二等奖。

毕业时,有媒体听说他是罗京的儿子,跑来想采访他,都被他婉拒了:“我就是个普通毕业生,不想靠爸爸出名。”

他通过校招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基层程序员做起。

同事们只知道他技术好、肯加班,没人知道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罗京。

三年时间,他凭实力升为技术骨干,工资翻了三倍,买了套小房子,把妈妈接过去住。

2023年有人在商场拍到他,他手里提着购物袋,给妈妈递水,帮继父拎重物,一家三口有说有笑。

照片里的他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沉稳,和罗京当年的儒雅一模一样。

罗疏桐用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他没辜负父亲的期望。

来源:不笑江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