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完这则新闻,整个人都窒息了!江苏一名 12 岁六年级女孩许诺,在自己的房间里吞下整整一瓶 100 粒心脏病药,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她留下的遗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稚嫩却沉重的几句话:“我好累,不想醒过来了…… 一直不会写的英语单词”“回来还要被你们嘲
家人们看完这则新闻,整个人都窒息了!江苏一名 12 岁六年级女孩许诺,在自己的房间里吞下整整一瓶 100 粒心脏病药,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她留下的遗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稚嫩却沉重的几句话:“我好累,不想醒过来了…… 一直不会写的英语单词”“回来还要被你们嘲笑胖,我累了”!悲痛欲绝的母亲将英语老师和学校告上法庭,却被法院一审驳回,理由是 “教学管理与自杀无直接因果关系”!一个活泼开朗的 “优秀少先队员”,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英语单词的压力、“被嘲笑胖” 的委屈,到底哪个才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母亲追责败诉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教育痛点?今天就来深扒这起让无数家长泪目的悲剧,网友的评论看完让人瞬间破防!
先给大家还原一下事发当天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揪心!2024 年 2 月的一个周一,12 岁的许诺因为肠胃炎请假在家,妈妈马繁星正在外地医院治疗阑尾炎,爸爸早已和妈妈离婚,家里只有外公外婆照顾她。据外婆回忆,晚饭时许诺的肠胃似乎好了不少,还吃了一大碗饭,之后就抱着一堆作业爬上二楼房间,趴在泡沫垫上写写画画,纸张铺了满满一地。外婆心疼地问她 “怎么写这么多作业”,孩子只轻声说了句 “有事”,就让外婆先下楼。谁也没想到,这竟是祖孙俩最后的对话!
没过多久,二楼突然传来 “咚咚” 几声奇怪的响动,正在院子里忙活的外婆心里一紧,赶紧跑上楼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瘫软 —— 许诺面朝下趴在地上,脸色青紫,已经没了动静!外婆吓得魂飞魄散,一边哭喊一边下楼求助,邻居们赶紧帮忙联系外公、拨打 120 和 110。等马繁星接到父亲 “天塌了” 的电话,火急火燎赶回家时,女儿已经躺在一楼客厅的地上,面容安详得像睡着了一样,可再也不会醒来了。而在孩子的房间里,民警找到了一封手写遗书和一个空药瓶,药瓶里装的是外婆治疗心脏病的药,整整 100 粒,被孩子一粒不剩地吞了下去!
更让马繁星崩溃的是,事发当天中午,女儿还特意给她打了电话,叮嘱她 “注意身体,心态要好”,她问女儿肠胃还难受吗,孩子乖巧地回答 “不难受了”。谁能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后,那个懂事又贴心的女儿,就做出了这样极端的选择!马繁星抱着女儿冰冷的身体,哭到几乎晕厥,脑子里全是问号:“我那么乖的女儿,到底是受了多大的委屈,才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随着遗书的曝光,矛头很快指向了孩子的英语老师赵言。这封字迹歪歪扭扭的遗书上,明确写着 “一直不会写的英语单词”“一次作业不写就要去的办公室”,而赵言老师正是开学后刚接手许诺班级的英语老师,才任课十几天。第二天早上 6 点,赵老师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得知许诺去世的消息,还被告知 “孩子在本子上写了英语难”,这个消息像一把尖刀,瞬间刺穿了她的心!她怎么也想不通,那个开学时主动跟她谈心、说 “想好好学英语” 的开朗女孩,怎么会因为英语作业走上绝路?
可在马繁星看来,女儿的死,英语老师和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在整理女儿遗物时发现,孩子生前和同学的聊天记录里,多次提到 “作业多”“要去办公室”“很烦”,这让她坚信,女儿是长期遭受老师的 “侮辱和体罚”,不堪重负才自杀的。更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孩子转学到这所小学后,学校从未进行过家访,老师也没有主动跟她沟通过孩子的在校情况,这让她一直误以为女儿在学校过得很开心,直到悲剧发生,她才知道女儿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
面对马繁星的指控,赵言老师感到既委屈又崩溃。她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自己从未单独叫许诺去办公室,每次都是叫好几个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一起,前后总共也就三四次,每次都是花几分钟辅导作业或者询问没写作业的原因,根本不存在 “侮辱和体罚”。至于马繁星质疑的 “罚抄”,赵老师解释说,只是让学生 “选择” 抄写来加深记忆,绝对没有强制罚抄,更没有罚站过许诺。“我是定向师范生,一直很认真教学,还得过镇优秀教师奖,乡下六年级孩子基础弱,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 赵老师的声音里满是无奈,这场悲剧之后,她再也不敢额外辅导学生了,“该我做的我一丝一毫不会少,但额外的工作我一丝一毫不会多”,最后她甚至离开了这所小学,连电脑等私人物品都没带走,“实在无法面对曾经的学生”。
而遗书中 “回来还要被你们嘲笑胖” 的 “你们”,到底指谁,也成了一场罗生门。马繁星认为 “你们” 指的是班级里的同学和老师,是女儿在学校被嘲笑肥胖;但校方却表示,“你们” 应该指的是家人,因为孩子在家偶尔会被家人调侃身材。这个小小的争议,却暴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许诺都可能承受着关于身材的隐形压力,而这份压力,或许早已在她心里埋下了阴霾。
其实,许诺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个阳光开朗、懂事贴心的孩子。她出生于 2012 年 10 月 1 日,中秋节后的第二天,两边老人都把她当成掌上明珠,所以她从小就有两个生日,一个在爷爷奶奶家过,一个在外公外婆家过。虽然父母在 2018 年离婚,但双方都尽力维护对女儿的关爱,没有再婚,也没有其他孩子,女儿也从不吝啬表达爱意,总是把 “妈妈我爱你” 挂在嘴边。有一次母女俩都发烧打针,回家后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药、端来水,让妈妈先吃;她语文成绩好,爱写小说,在她的故事里,妈妈是 “穿着牛仔短裙、绿色长靴,扎着高辫子” 的漂亮女主角;每逢儿童节,妈妈给她准备礼物时,她总会叮嘱 “多买一份,我有个同学爸爸妈妈不在家,没人送她礼物”。
学校的张主任也对许诺印象深刻,说她见面总是笑眯眯地用英语打招呼,性格特别活泼。出事一年后,她生前的同学们还在雨中踩着泥泞,自发去她的坟前看望,怀里揣着写给她的信,这份纯真的友谊,让家人既感动又心碎。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在所有人面前都笑容灿烂的女孩,内心却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疲惫和委屈,她把快乐留给了别人,把痛苦独自扛了下来,最后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2024 年 11 月,马繁星正式起诉了这所小学和赵言老师,要求赔偿,还请求撤销此前与学校签订的《调解协议书》。这份协议中,学校基于 “人道主义” 给付了 2 万元慰问金,家属同意不再追究,但马繁星表示,当时她极度悲痛,丧失了判断能力,而且协议中写的 “突发疾病身亡” 与事实不符,她无法接受这样的 “妥协”。然而,2025 年 10 月 30 日,当地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马繁星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孩子自杀的 “时间、空间均与学校、老师的教学管理行为之间无直接关联,学校对孩子在家服药自杀的行为和后果亦难以预见和防范”,导致孩子自杀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学业压力、被 “嘲笑” 的心理压力等。
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们炸开了锅,评论区里满是心疼和争议:“12 岁的孩子,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才会选择自杀?英语单词和被嘲笑胖,可能都是压垮她的稻草”“老师或许没有恶意,但十几天的教学管理,真的能完全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吗?”“法院的判决是基于法律,但从情感上,这位妈妈真的太可怜了,失去女儿已经够痛苦了,连一个‘说法’都得不到”“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太大了,还有身材焦虑,家长和老师真的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别只看成绩”“老师也挺无辜的,刚任课十几天,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现在工作没了,心里也有阴影”!
这场悲剧没有真正的赢家,每个人都在承受着伤痛的反噬。马繁星搬进了城里的单身公寓,每天躺在床上翻看女儿的照片,把自己封闭起来,一遍遍自责 “是不是我对女儿的关心还不够”;赵言老师离开了热爱的讲台,再也不敢额外辅导学生,心里的委屈和愧疚难以释怀;外公外婆每次回家,都会下意识抬头望向二楼的窗户,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外孙女的笑脸,七年前和外孙女合唱的歌曲,成了外公唯一的念想,想孩子时就点开播放,把手机贴在耳边,听着那清澈的童声,老泪纵横。
其实,这场悲剧暴露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伤痛,更是当下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 我们总在关注孩子的成绩、外表,却常常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12 岁的孩子,看似无忧无虑,却可能因为一个不会写的英语单词、一句无意的嘲笑,就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他们的内心像玻璃一样脆弱,需要家长的耐心倾听、老师的温柔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指责或者忽视。
马繁星始终想不明白,“女儿在去世前几天,还在安慰同学说‘人生还很美好,说好要一起上初中’,那她自己为什么会想不开呢?”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里,藏在 “我好累” 的无助里。很多时候,孩子的 “懂事” 和 “开朗”,只是一种善意的伪装,他们怕家人担心,怕老师失望,所以选择独自消化所有压力,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再也撑不住。
最后想说,法律的判决或许能厘清责任,但永远无法抚平失去孩子的伤痛。这场悲剧给所有家长、老师和教育者都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守护孩子的心灵。作为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忽视他们的小情绪,更不要随意嘲笑孩子的缺点;作为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用温柔和包容代替指责,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让教育成为照亮孩子成长的光,而不是压垮他们的重负。
愿 12 岁的许诺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英语单词的烦恼,没有被嘲笑的委屈,只有快乐和自由。也愿活着的我们,能从这场悲剧中吸取教训,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注,守护好身边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毕竟,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无比珍贵,他们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来源:辣剧儿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