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早些时候,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披露,一架MQ-20“复仇者”无人机在F-22“猛禽”战斗机飞行员的直接操控下完成了模拟任务。该公司表示,这是为F-22与“协同作战飞机”(CCA)无人机的有人-无人编队作战奠定基础的系列试验之一。目前通用原子与安杜里尔公司正
今年早些时候,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披露,一架MQ-20“复仇者”无人机在F-22“猛禽”战斗机飞行员的直接操控下完成了模拟任务。该公司表示,这是为F-22与“协同作战飞机”(CCA)无人机的有人-无人编队作战奠定基础的系列试验之一。目前通用原子与安杜里尔公司正为美国空军开发CCA设计方案,而空军计划将F-22作为未来首批CCA无人机的空中指挥平台。
通用原子曾展示过用平板操控无人机
通用原子于今年迪拜航展开幕当天公布了MQ-20与F-22联合测试的细节。实际测试由公司自筹资金,于去年10月在美国空军内华达试验训练场空域完成,F-22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L3Harris公司也参与其中。
“我们最近让‘复仇者’与一架猛禽战机进行了真正的空中有人-无人内部演示,飞行员在驾驶舱内指挥自主飞行的‘复仇者’执行了一次假设任务,”通用原子发言人C·马克·布林克利透露,“MQ-20‘复仇者’持续作为自主技术加速器,常规以协同作战配置飞行,不断突破极限。”
据公司新闻稿披露:“演示集成了L3Harris公司的‘女妖’先进战术数据链与‘黑豹’软件定义无线电,通过洛克希德·马丁的开放式无线电架构,在F-22上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演示使用了两台L3Harris软件定义无线电设备:一台安装在MQ-20“复仇者”上,另一台整合进F-22“猛禽”战斗机。
新闻稿补充称:“通过飞行员-载具界面平板与F-22的GRACE模块,系统实现了端到端通信,使F-22在飞行中可指挥控制MQ-20。演示展示了非专有的、美国政府拥有的通信能力,以及飞行硬件的重复使用能力,这些均属于开放式任务系统与基于技能的无人自主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
文中提到的“GRACE”指政府参考架构计算环境,这是此前公布的F-22开放式架构模块,旨在简化新软件的集成流程。
MQ-20无人机
值得注意的是,演示中明确提及基于平板电脑的驾驶舱控制界面。通用原子与洛克希德·马丁多年来一直在研发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类平板设备作为人机接口。但两家公司也对单座战斗机飞行员在实战中使用此类系统的可行性提出过质疑——毕竟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本就面临巨大工作负荷。
“我们最初与空军空战司令部合作测试平板方案……当时设想是希望实现独立控制,”通用原子高级项目副总裁迈克尔·阿特伍德去年在播客节目中回忆,“我曾带着平板飞过这种战机。结果发现连驾驶飞机本身都很困难,更别说同时操控武器系统,还要分心关注其他设备的空间与时间参数。”
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前负责人约翰·克拉克在2024年9月空军与太空军协会年会上也提到:“空军对无人机控制方式存在多种观点,但普遍认为平板或触控界面可能是最快启动试验的方式,未必是最终方案。”
这些正是通用原子去年10月在测试中试图解答的问题。未来CCA机队的结构设计、部署方式、回收机制、保障体系乃至战术应用仍存在大量未知数。
“我们已拥有可投入试验的现成无人战机,这让我们处于独特位置,”布林克利强调,“MQ-20‘复仇者’搭载成熟的自主任务软件,是最理想的CCA替代平台,使我们能够快速推进。”
美国现有空军机队和无人僚机
需要强调的是,MQ-20作为喷气式无人机已具备低可探测性(隐身特征)与内置弹舱,多年来一直是高级自主技术及其他CCA相关技术的核心测试平台。该机与海军及空军合作进行了大量试验,但F-22与MQ-20(或其他替代平台)在保密领域的有人-无人协同测试进展尚不得而知。
“我们主动向前推进,因为已预判到未来方向,”布林克利补充道,“我们不想等到CCA机队列装才开始研究F-22协同。既然已知F-22将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中扮演关键角色,而通用原子具备先行优势,就应立即行动。”
正如所言,美国空军已明确将F-22作为其首批空中CCA操作平台,这一计划在空军2026财年预算请求中首次披露,并在10月向国会提交的解密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确认。报告同时描绘了雄心勃勃的十年战斗机发展蓝图,将CCA列为核心支柱。
报告指出:“F-22仍是CCA的基准平台,但F-16、F-35A、F-15E与F-15EX的集成正成为新焦点。最终,第六代F-47将与CCA搭配以应对高威胁任务。”
“美国对手正以更大规模空中力量与复杂防空体系对抗美军优势,限制了传统方式投送战力的能力,”报告补充道,“CCA可提供低成本风险承受能力,成为战力倍增器。”
战斗机发展报告同时披露,美空军当前计划采购的CCA数量与时间表细节仍属机密。此前空军官员透露,首阶段(增量1)计划采购100至150架无人机,后续增量周期将追加数百架。是否最终选定单一型号或采购多型设计尚未明确。目前通用原子与安杜里尔正为增量1开发YFQ-42A与YFQ-44A原型机,前者于8月首飞,后者上月完成首飞,目标是2030年代末开始列装首批作战型CCA。
CCA发展不仅限于空军,海军陆战队与海军也在推进各自项目。美国三个军种正共同开发通用控制架构等基础系统。通用原子同时为海军开发概念设计方案,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模块化“赌徒”系列无人机已具备商业化潜力。全球多家企业也在瞄准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
“全球公司都在探索无人技术,尝试解决如何造飞机、如何融入自主能力、如何与有人机协同等基础问题,”通用原子发言人布林克利表示,“我们已自筹资金研发无人战机17年,此次MQ-20/F-22演示只是长期投入的又一里程碑。我们不是在喊‘我相信我行’,而是明确知道我们能做到。”
随着F-22被确定为美国空军首批空中CCA操作平台,验证其有人-无人协同能力的工作将尤为关键。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江郡杂谈一点号
